中部136經/業分別大經(分別品[14])(莊春江譯)[MA.171]

被我這麼聽聞: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當時,尊者三彌提住在林野小屋。

那時,徒步狀態散步、漫步的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去見尊者三彌提。抵達後,與三彌提互相問候。交換應該被互相問候的友好交談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下的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對尊者三彌提說這個:

「三彌提道友!我從沙門喬達摩的面前聽聞、領受此:『身業是空虛無用的,語業是空虛無用的,意業才是真實的。有那種等至,入定者不感受任何事物。』」

「迫大哩之子道友!你不要這麼說,你不要毀謗世尊,對世尊的毀謗是不好的,世尊不會這麼說:『身業是空虛無用的,語業是空虛無用的,意業才是真實的。有那種等至,入定者不感受任何事物。』」

「三彌提道友!你出家多久了呢?」

「道友!不久,三年。」

「現在,在這裡,我們能對上座比丘說什麼呢?當這樣的新比丘想應該守護大師。三彌提道友!以身、語、意作故意業後,他感受什麼呢?」

「迫大哩之子道友!以身、語、意作故意業後,他感受苦。」

那時,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對尊者三彌提所說,既不歡喜,也不斥責。不歡喜、不斥責後,從座位起來後離開。(298)

那時,尊者三彌提在遊行者迫大哩之子離開不久,去見尊者阿難。抵達後,與尊者阿難互相問候。交換應該被互相問候的友好交談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下的尊者三彌提告訴尊者阿難與遊行者迫大哩之子一起有交談之所及的那一切。

在這麼說時,尊者阿難對尊者三彌提說這個:

「三彌提學友!這是為了見世尊的談論主題,三彌提學友!我們走,讓我們去見世尊。抵達後,讓我們告訴世尊這件事,世尊將為我們解說,讓我們依那樣憶持它。」

「是的,學友!」尊者三彌提回答尊者阿難。
那時,尊者三彌提與尊者阿難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下的尊者阿難告訴世尊三彌提與遊行者迫大哩之子一起有交談之所及的那一切。

在這麼說時,世尊對尊者阿難說這個:

「阿難!我不記得(證知)見過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哪裡有那樣的交談呢?阿難!遊行者迫大哩之子應該被分別解答的問題被這無用的男子三彌提一向解答。」

在這麼說時,尊者優陀夷對世尊說這個:

「大德!如果關於此被尊者三彌提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呢?」(299)

那時,世尊召喚尊者阿難:

「阿難!你看這無用的男子優陀夷的想法,阿難!我知道:『現在,這位無用的男子優陀夷將浮現不如理的想法。』阿難!最初,三受被遊行者迫大哩之子所問,阿難!如果這位無用的男子三彌提對遊行者迫大哩之子的這麼所問而這麼解答:『迫大哩之子道友!以身、語、意故意作應該被感受為樂的業後,他感受樂;迫大哩之子道友!以身、語、意故意作應該被感受為苦的業後,他感受苦;迫大哩之子道友!以身、語、意故意作應該被感受為不苦不樂的業後,他感受不苦不樂。』阿難!當這樣解答時,無用的男子三彌提對遊行者迫大哩之子會正確地解答了。又,阿難!愚癡、無能的諸外道遊行者是誰啊,他[怎]將知道如來業的大分別是什麼呢?阿難!你們應該聽如來分別業的大分別。」

「世尊!是為了這個的適當時機,善逝!是為了這個的適當時機,願世尊分析業的大分別,聽聞世尊的[教說]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阿難!那樣的話,你要聽!你要好好作意!我將說了。」

「是的,大德!」尊者阿難回答世尊。

世尊說這個:

「阿難!現在的世間中存在著這四種人,哪四種呢?阿難!這裡,某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邪淫者、妄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婪者、有瞋害心者、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

但,阿難!這裡,某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邪淫者、妄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婪者、有瞋害心者、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

阿難!這裡,某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離邪淫者、離妄語者、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婪者、無瞋害心者、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

但,阿難!這裡,某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離邪淫者、離妄語者、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婪者、無瞋害心者、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300)

阿難!這裡,某位沙門或婆羅門以熱心、勤奮、跟隨實踐、不放逸、跟隨正確作意達到像這樣的心定,當如是心定時,他以清淨、超越常人的天眼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邪淫者、妄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雜穢語者、貪婪者、有瞋害心者、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他說這個:『先生!確實有惡業,有惡行的果報: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他說這個:『先生!確實,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後斷定(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但,阿難!這裡,某位沙門或婆羅門以熱心、勤奮、跟隨實踐、不放逸、跟隨正確作意達到像這樣的心定,當如是心定時,他以清淨、超越常人的天眼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他說這個:『先生!確實沒有惡業,沒有惡行的果報: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他說這個:『先生!確實,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善趣、天界。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後斷定:『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阿難!這裡,某位沙門或婆羅門以熱心、勤奮、跟隨實踐、不放逸、跟隨正確作意達到像這樣的心定,當如是心定時,他以清淨、超越常人的天眼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離邪淫者、離妄語者、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婪者、無瞋害心者、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他說這個:『先生!確實有善業,有善行的果報: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他說這個:『先生!確實,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善趣、天界。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後斷定:『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但,阿難!這裡,某位沙門或婆羅門以熱心、勤奮、跟隨實踐、不放逸、跟隨正確作意達到像這樣的心定,當如是心定時,他以清淨、超越常人的天眼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他說這個:『先生!確實沒有善業,沒有善行的果報: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他說這個:『先生!確實,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後斷定:『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301)

阿難!在這裡,凡沙門或婆羅門說這個:『先生!確實有惡業,有惡行的果報。』這裡,我同意他。凡他說這個:『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我看見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這裡,我也同意他。但,凡他說這個:『先生!確實,凡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這裡,我不同意他。他說這個:『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凡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後斷定:『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因為,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

阿難!在這裡,凡沙門或婆羅門說這個:『先生!確實沒有惡業,沒有惡行的果報。』這裡,我不同意他。凡他說這個:『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我看見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這裡,我同意他。但,凡他說這個:『先生!確實,凡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善趣、天界。』這裡,我不同意他。他說這個:『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凡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後斷定:『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因為,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

阿難!在這裡,凡沙門或婆羅門說這個:『先生!確實有善業,有善行的果報。』這裡,我同意他。凡他說這個:『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我看見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這裡,我也同意他。但,凡他說這個:『先生!確實,凡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善趣、天界。』這裡,我不同意他。他說這個:『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凡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後斷定:『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因為,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

阿難!在這裡,凡沙門或婆羅門說這個:『先生!確實沒有善業,沒有善行的果報。』這裡,我不同意他。凡他說這個:『我看見那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我看見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這裡,我同意他。但,凡他說這個:『先生!確實,凡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全都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這裡,我不同意他。他說這個:『凡這麼知者,他們正確地知道了;凡相異的知者,他們的智是錯誤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凡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後斷定:『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這裡,我也不同意他。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因為,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302)

阿難!在這裡,凡這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或者在以前他作了應該感受為苦的惡業,或者之後他作了應該感受為苦的惡業,或者在死時到達、受持了邪見,因為那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凡他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在當生中感受果報,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

阿難!在這裡,凡這個人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或者在以前他作了應該感受為樂的善業,或者之後他作了應該感受為樂的善業,或者在死時到達、受持了正見,因為那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凡他在這裡是殺生者、未給予而取者……(中略)邪見者,他在當生中感受果報,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

阿難!在這裡,凡這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
(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或者在以前他作了應該感受為樂的善業,或者之後他作了應該感受為樂的善業,或者在死時到達、受持了正見,因為那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善趣、天界。凡他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在當生中 感受果報,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

阿難!在這裡,凡這個人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或者在以前他作了應該感受為苦的惡業,或者之後他作了應該感受為苦的惡業,或者在死時到達、受持了邪見,因為那樣,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凡他在這裡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取者……(中略)正見者,他在當生中感受果報,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

阿難!像這樣,有顯現不能夠的不能夠業;有顯現能夠的不能夠業;有顯現能夠的能夠業;有顯現不能夠的能夠業。」
世尊說這個,悅意的尊者阿難歡喜世尊的所說。(303)

業分別大經第六終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中部136經/業分別大經(分別品[14])(莊春江譯)[MA.171]

赞 (0)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