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昆曲剧本结构解剖给你看

昆曲剧本的结构形式有一套常用的惯例。在一般情况下,第一出是“副末开场”(家门大意),由副末用一两首词概述全剧大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二出是由男主角“生”出场,第三出由女主角“旦”出场,通过“生旦家门”介绍主要任务,然后是展开关目,一般开始是庆寿、游春等平和场面,然后因赶考、动乱、间阻等造成离别,最后是报捷、团圆。这就是所谓悲欢离合。这样的结构形式曲折跌宕,错综变幻,而且易于为观众所理解,但也具有公式化的弊病,然而在昆曲传奇剧本中,也有结构独特的作品。

昆曲剧本篇幅宏大,结构也复杂,大多数作品都是双线或多线结构。大体有:
1.生旦各领一线。如《琵琶记》一条线写蔡伯喈赴考得中,入赘相府,荣华富贵;一条线写赵五娘在家乡侍奉公婆,忍饥挨饿。
2.一生分领两线。如周朝俊的《红梅记》不但写了裴禹与卢昭容一线,而且写了裴禹与李慧娘一线。阮大铖的《燕子笺》既写了霍都梁与郦飞云的爱情故事,又写了霍都梁与妓女华行云的悲欢离合,一男二女,两条线索。
3.两生两旦两条线索。如吴炳《绿牡丹》写了两对男女的爱情故事。
4.爱情一线,政治一线。两条线索如梁辰鱼的《浣纱记》,一条线写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一条写与吴越的政治斗争。
5.梦幻结构。如汤显祖的《邯郸记》写吕洞宾以磁枕使卢生入梦,经历人间的荣华富贵,醒后乃知黄粱一梦。
6.冷热相济的结构。在生旦排场为主的作品中,常常加入边患、叛乱、占山及其最后的平定等战事描写和壮阔场面,作为次要线索,以金鼓振生旦排场,文武冷热相济。如郑若庸的《玉玦记》写王商与秦庆娘的离合,又插以张安国降金掳劫庆娘以及终被守将张俊擒斩的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打破了情节的呆板单调,使之具有更多的变化。

但是,结构的复杂化也很容易导致头绪众多,纷乱松散。为了避免这一弊病,增加结构的完整性,昆曲剧本又常常用一个物件作为结构线索的方法。如叶宪祖《鸾篦记》写秀才杜羔以碧玉鸾篦一对为聘与赵文殊定婚。但权相令狐绹为李亿纳妾,强聘赵文殊,赵文殊的义妹鱼惠兰以身相替,赵文殊以鸾篦一支相赠。但鱼惠兰至京,李亿病死,鱼惠兰于是出家咸宜观为女道士,号玄机。杜羔与好友温庭筠、贾岛进京赴试,因得罪令狐绹而落第,温庭筠羁留京师与鱼玄机唱和相爱,鱼玄机以鸾篦相赠。后杜羔与好友温庭筠、贾岛再次应考,得中进士,杜羔夫妻问温庭筠婚事,温庭筠说明原委,并示以鸾篦,杜羔夫妻为之牵和,温庭筠与鱼玄机结为夫妻,全剧以鸾篦贯穿,结构巧妙。其他如《香囊记》、《玉玦记》、《紫钗记》、《玉簪记》、《荆钗记》、《金锁记》等等,均是此类。在昆剧剧本中比比皆是。

《长生殿》的结构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它以李、杨爱情为主线,以社会政治为副线,两条线索互相关联,紧密结合。李、杨爱情的离合贯穿全剧。李、杨钗盒定情是合,杨玉环妒而被谪是离,复召进宫是第二次合,偷幸梅妃是第二次离,重归于好是第三次合,马嵬自缢是第三次离,最后月宫重圆是最终的合。李、杨爱情的离合又始终与金钗钿盒相联系。开始是钗盒定情,此后钗盒八次出现。《长生殿》除了李、杨爱情这条主线以外,还有一条社会矛盾的副线,其中包括杨玉环兄妹的骄奢专权,安禄山的得失叛乱,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抗,爱国将士的骂贼平叛。李杨爱情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矛盾的发展,而社会矛盾的发展有促成了李、杨爱情的悲剧和转化,二者互为因果,有机统一。同时这两条线又是互相穿插的,如《定情》写李、杨爱情的开始,接着就以《贿权》写杨国忠和安禄山开始得势;《复召》是李、杨爱情的回复和加深,接着就以《疑谶》,写郭子仪预见到国家和危机;《制谱》是杨玉环进一步得宠,接着就以《权哄》写安禄山与杨国忠不和,被任为渔阳节度使,为其叛乱准备了条件;《舞盘》写李、杨设宴歌舞,接着就以《合围》写安禄山厉兵秣马,欲图大事;《絮阁》写李、杨爱卿经梅妃事件而趋于巩固,接着就以《侦报》写安禄山已准备就绪;《密誓》写李、杨爱情的成熟,接着《陷关》写安禄山攻下潼关。马嵬事变后,一方面是唐明皇在人间,另一方面是杨贵妃在天上。这样就使爱情与政治的对照更加鲜明,更好地表现了爱情与政治的关系;同时文武、静闹、庄偕、悲喜互相调节、烘托,跌宕有致,避免了呆板单调,各种角色轮流上场,避免了劳不均。因此《长生殿》对这两条线索的安排极富匠心,它把双线对比的结构发展到了更成熟的阶段。

《桃花扇》的结构也是十分精巧的。作品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歌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作为贯穿南明兴亡事迹的线索,把爱情与政治结合起来。第一出至第六出写侯、李结合,一开始就把爱情置于政治斗争的背景中。阉党余孽阮大铖为复社文人而为其出梳拢之资,促成了侯、李结合。侯、李结合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婚姻不同,它与政治派系斗争密切相关。第七出至第十二出血侯、李由合而离,由于李香君“却奁”,使阮大铖恼羞成怒,便以侯方域曾修书阻止左良玉东下救粮为借口,诬陷侯方域与左良玉勾结,迫使侯方域辞院出走。侯、李的离也是政治斗争的产物。第十三出至第三十出,在侯、李分离后分两条线加以描写。一条线以李香君为中心,一条线以侯方域为中心。第三十一出至第四十出写侯、李的再合,在侯、李爱情这一线索中,作品又巧妙地以一把扇子作为贯穿之物,让它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多次出现,构成结构的核心。如侯、李定情时,由侯方域提示赠扇;田仰抢亲时,李香君以血溅扇;接着是杨龙友画扇;李香君托苏昆生给侯方域寄扇;最后侯、李相会白云观,张道士扯扇。可见一把扇子在作品的结构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桃花扇》在结构上也很注意情节的埋伏照应,人物和故事的互相生发,连环相牵,排场的文武静闹,起伏转折。如第一出点出复社的重要人物都住在蔡益所得书店里,就为第二十九出他们在那里被捕埋下伏笔。另外用说书人柳敬亭、李香君的曲师苏昆生及杨龙友三人,四处联络,穿针引线,使人物和故事互相生发、连环相牵。选自《昆曲艺术概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把昆曲剧本结构解剖给你看

赞 (1)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