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昆曲
从小,因为家庭的缘故,使我总有一种不如人的感觉。上学的时候经常被人欺侮,放学回到家,我便蜷缩在我小小的房间里,做完作业,就是看书,看电视。每次打开电视都是戏曲频道。一年级的时候,听过京剧,不觉得怎么样,因为我是北方女孩,不大懂得戏曲,只觉得戏词和曲调很新鲜有趣,也算是读书之外的一份消遣。到三四年级,戏曲频道出现了一个名叫“越女争锋”的节目,一期一期看下来,觉得这个剧种较京剧而言更加灵动好看,便跟着电视自己学了很多越剧的唱段。这样过了大概一年多,一天晚上,看名段欣赏,出现了一个新的剧种,叫昆曲。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演的是《牡丹亭》中的《游园》。听过之后,第一感觉是,听不大懂,只是觉得曲调很独特很好听。唱词,也比我之前看的其他戏曲的词都美,像诗词一样。后来,听到单雯唱的昆曲《游园》,感觉特别唯美,一段段唱词就像一首首婉约的词,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喜欢单雯姐姐,唱得好,人也漂亮,身姿摇漾,颦笑顾盼之间暗香浮动,撩人心弦。把昆曲的美都体现了出来。我觉得我已经彻底被昆曲迷住了。从昆曲当中,我得到了一种心灵的平静。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是我对昆曲的最初印象。从那时起,我觉得,我找到了人生的至爱,我要学习昆曲。
这样决定以后,我便每天比以前更加认真地坚守在电视机前,没有重要事情坚决寸步不离,生怕错过了精彩的节目。但往往事与愿违,从那次之后,很长时间再也没有看到过昆曲。电视上全都是京剧,黄梅戏,越剧……这样过了好久,终于有一天,又出现了昆曲。我马上打开准备已久的复读机开始录音。一边录音,一边用笔记录念白和唱词。那个复读机是妈妈买来给我听英语磁带用的。因为昆曲的唱是比较慢的,所以我写字也还来得及。那次播放是《长生殿· 小宴》。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英语磁带全都被录成了《牡丹亭》等昆曲的唱段。但是录音的效果实在太差,对照着我抄的戏词,勉强可以分辨出唱的是哪个字。我就这样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跟着唱,《牡丹亭》里的经典唱段都可以马马虎虎地唱唱了。没事的时候还会涂涂鸦,画画我心中的戏曲人物。
一次,家里的床单破了,那是一块淡蓝色和白色相间的大方格子床单,颜色很素净,妈妈要扔掉,被我要了过来,因为我想到这颜色刚好可以做《玉簪记》里面道姑陈妙常的服装啊!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我就偷偷摸摸把布裁剪开来,按照心里面的印象,想用这块破布自制戏服。布不够用,就东拼拼,西凑凑,把各种一色的布块、布条缝合到一起,大针小针,缝缝补补过后再去重新裁剪,缝了一天半,终于弄好了。
戏服做好了,可道姑手里拿的拂尘到哪里去找呢?我突然想到我家大米的袋子,面袋子,如果把袋子给拆开来,那可不就是现成的拂尘了么?想到这里,我就暗暗地高兴,因为我家的米马上就要吃完了。终于等到最后一点米进锅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袋子偷走了。回到我自己房间,把袋子拆成一条一条的,再把海报卷成纸卷,简单画点图案,涂上黑的颜料,做成拂尘的杆子,把前面拆的条子绑到一起,塞进纸卷中间,最后把彩线穿两个穗子,绑到杆子上,这样一个拂尘就做好了。我穿着自制的戏服,在镜子前沾沾自喜,骄傲的走来走去,并走了出去。
爸爸妈妈看到时,满脸惊讶的表情,紧接着一连串的问题,问我什么时候做的?怎么想到做的?怎么会做的?我只是嘻嘻的笑,妈妈正夸我心灵手巧,我想干脆趁热打铁,便对妈妈讲我想要学习昆曲,但是妈妈一听,就变了脸色,说那些是没有用的东西,干这个以后都会饿死的,让我自己瞎玩玩就算了。我拼命的解释我不是说着玩玩的,是真心的,可是她根本不理我苦苦的哀求,还说我在扯淡。到了学校,我想跟同学们讲讲,让他们听听昆曲,但是他们都觉得我很奇怪,都没有人理我。我绝望极了,从那以后整天把自己闷在房间里,听那些模模糊糊的录音,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乐趣。
二.梦断昆曲
2011年,我来到江南打工,不仅是因为我喜爱江南的古典美,更重要的是江南有我的最爱——昆曲。临行前,我写了一篇《江南寻梦》。里面写满了我对昆曲的热爱。那年我17岁。 先是到南方的电子厂里做操作工。流水线上的工作枯燥而无味,耳朵里听的是厂房嘈杂的机器声,我心里默默哼唱的是昆曲的曲调。每天重复的焊锡,焊锡,一天活干下来,脖子酸痛得要命。但只要一停下来,看看昆曲的视频,自己再唱上几句,工作上的疲惫便化作风淡云轻。
靠着这点爱好,熬了半年多,但最后还是因为受不了厂里的机械化和倒班,换掉了工作,改作商场里卖衣服。一年多里,我把QQ上所有与昆曲有关的群全都加了一遍,工作之余就看群里面的消息,询问我是否还有机会学习昆曲。结果却总是令我失望。一天,在一个名为兰芽曲社昆曲馆的QQ群里,有个学生告诉我,苏州职业大学有一个冷老师,他很热爱昆曲,而且还自己办了昆曲的民营剧团和兰芽曲社,并把冷老师的手机号告诉了我,说可能对我会有帮助。我当时真是异常兴奋,心想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当然,我也知道,无论怎样我都需要攒钱,攒钱。商场里的环境和待遇虽都还好,但是卖衣服都是不包吃住的,两千出头的工资实在难以维持每月的吃饭、租房等开销。犹豫再三,只得考虑暂时回家。临行前想找冷老师,看看有没有再学习的希望,然后再决定是否回家。那年是2012年的夏天,我去了苏州。但是很不巧,冷老师有事不在苏州。我只能自己去看看他的演出场所——兰芽曲苑。地点在平江路文化中心。那是一条深深的巷子,里面是一个很清幽的园林,人并不多,绕到后面的屋子,中间有一方小小的舞台,古韵十足,一个老爷爷在里面。
我在里面到处张望了好久,没有人理睬我。最后终于出来一个男的,不知是什么人。他告诉我学戏是可以的,会有老师教,每个小时80块。这个钱现在看看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但是当时对我来说,根本负担不起。我两千多一点的工资,省吃俭用才勉强可以维持生活,家里面又不支持我学昆曲,这点钱怎么可能支付这高昂的学费呢?我早就打听过,我这个年龄,昆曲学校是不收的,即便是收,学费也相当高;想跟专业老师学几次,可是经济条件也不够。纠结了好久,最终决定回家。临行前在苏州买了一套戏服,一双彩鞋。带着这些东西,惨惨戚戚地结束了近两年的异乡漂泊。我本欲,江南寻梦,却不料,梦断江南!
三.惊梦昆曲
回到家,在酒店里又工作了半年多,下班后,同事们都上楼去睡觉了。我把自己放在包厢里,黑夜中,望着窗外黑漆漆一片,脑子里乱七八糟的,窗户上凝结住的冰霜好似绝望后凝固的泪水,看着那一扇窗,如同看到了自己哭泣的脸。不由得想到了宿命,那些我认为是命运使然的东西,都与我无缘;一切我所向往追寻的愿望,都事与愿违。拼命向心中呼唤,但纵然叫破喉咙也无人接应。静夜的冷,仍在悄悄的蔓延。其实从苏州回来后,我就不再对做昆曲演员抱有希望了。但是,我想,即使不能够从事昆曲艺术,我也要继续执着这一份喜爱。我实在不想继续着单纯的现状了——每天端盘子、洗碗、洗碗、端盘子,没有一点其他乐趣。那样感觉生命毫无意义。
于是,我决定再一次回到江南去,回到昆曲那里去。苏州,是昆曲的故乡,又是一个文化氛围极浓的城市,我想,即使不能与之结缘,只为能更近的闻到昆曲的气息。这样决定后,和父母表明了态度,他们看我仍在坚持,也就不再阻拦我了。所以,2015年的6月我到了苏州。先找了一份导购员的工作,其他的时间还是关注网上有关昆曲的消息。过了差不多半年,在看昆曲,学习唱段之余,我又把微信上所有的有关昆曲的公众号都关注了一下,像当初加QQ群一样,大概有十几个公众号,又加了上面留的微信号。公众号上大都是演出信息和美文。
每天下班后看看昆曲的信息,有一天正看着,一个名叫山塘昆曲馆的微信号码给我发了条消息:您好!欢迎关注山塘昆曲馆!我没想到居然会有人主动发消息给我,我就问了下那里是否有招聘,对方回答招迎宾和业务,我心里暗喜,即使不能够学习昆曲,也可以到他们那里去做迎宾啊!和我现在的工作也是差不多的。随后我就半开玩笑的试探性问了下,招昆曲演员不?业余的。我问的时候真的只是玩笑的心理。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回答我招的,还特别欢迎!并把手机号告诉了我。我当时真是兴奋极了,感觉又重新找到希望了。便趁热打铁,把我之前在家里录的一段昆曲发了过去,是《玉簪记》琴挑。她听了后要求我再发一段,我觉得有希望,又发了《长生殿》小宴,并附了几张穿自制戏服的照片过去。
当晚便是一个无眠之夜,我把所有的经历,我是如何辗转在江苏各地却苦无门路学习昆曲,怎样执着的爱好和想从事昆曲工作的决心全都一股脑的给她发了过去,还有我当年写的一篇《江南寻梦》,当然对方并没有回复,那时已经很晚了,我几乎一夜都没有睡,期待着清晨醒来,打开手机的一瞬能看到我想要的回复。
果然,第二天上午,她也很激动,对我说了好多关于她们剧团的事情。没想到,山塘街的这一家昆曲馆,就是2012年我去平江路上寻找无果的那个兰芽剧团!三年后又阴差阳错的又联系到了这家剧团!我觉得这是命运使然,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这次机会,除此之外,恐怕我这辈子真的再没有机会接近昆曲了。她对我讲,兰芽剧团正在招聘演员,而且很希望能多遇见一些有梦想的年轻人,去传承昆曲。虽然隔着网络,但我还是能感受得到对方也如我一样的激动和兴奋。
我迫不及待的去了山塘,这是一条千年古街,昆曲馆就在靠马路第一家,墙上爬满了爬墙虎。走进里面去,是一个个独立分开的包厢。馆里的装饰很细致,昆曲气息极浓。随后我便与那位和我网络聊天的马女士进行了一番详谈。马女士很热情,也非常希望我能尽快来她们这里。回去后我果断的辞掉了导购员的工作,来到了昆曲馆,起初并不是很顺利,不过好事多磨,到现在半年多了,中间虽有波折,却也都解决掉了。每天工作的都特别开心,毕竟能把爱好和工作结合到一起的人实在太少了,我是这样不幸却又幸运的一个人。这小小的一方舞台,圆了我找寻十二年的一个梦。现在有专业的老师来教唱和身段,学习那似懂非懂隽永的唱词,又有着一边学习一边锻炼的机会,实在是非常的难得。 以前我都是在电视上看着演员们的表演,没想到现在我也可以站在舞台上,背对着所有人的眼眸,向天舞起长长的水袖,演绎着那一段段悲欢。来到昆曲馆后,演的就是昆曲最有代表性的一曲爱情大戏,《牡丹亭》,这部传奇剧情大胆,天马行空,虽甚离奇,但却能感人。超凡脱俗,这是真艺术的特点,可以让意境飞翔。游园,惊梦,寻梦,杜丽娘最后为爱而死,真正看懂的观众,无不为剧中人的真情所感动,轻搵眼角中青春的泪水。
从我第一次听到昆曲,到现在是十二年的时间。以前我经常感叹,那些戏校里的好多孩子并不想学戏,但是父母偏要送他们去学,而有的人想学却又没有机会,因为年龄,条件,家里人反对等等原因。但是也有好多孩子是长大了才发现对昆曲感兴趣的,或者是之前没有机会接触昆曲。就像我小时候想看昆曲,守在电视跟前两个月都没看到,毕竟还是宣传的力度不够、招生消息太过封闭、要求太过苛刻等原因。等到发现了昆曲,那时戏曲学校又不收了。现在回首我的寻梦之路,真的是感慨良多。我会珍惜我在这里的每一个学习和登台的机会,也会将我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昆曲这一门事业当中。
写在后面的话: 因为我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希望那些和我一样,真正想学习昆曲的朋友们,不必再为了没有学习的机会而苦恼,可以加我的QQ1987477891,备注昆虫或昆曲爱好者都可。我所在的山塘昆曲馆兰芽昆剧团正在招聘昆曲实习生,这是一个只要真心热爱昆曲,就会竭尽全力培养人才的平台。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这个昆曲的团队,愿昆曲永生!(转 作者:如花美眷 兰芽曲苑山塘昆曲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乍便今生梦见— 我与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