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还有大约200个不同的剧种,我们可不可以让其中199个剧种都反映当代生活,只留下一个昆曲来反映我们祖先的生活,行不行?
我以为是可以的,因为我们祖先的生活,也是生活!而且,是那样丰富、美丽、精致、动人、光彩夺目,有滋有味的生活!似乎可以这样说:我们祖先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一直活在昆曲里,一直活到今天!
——田青
似乎只是转瞬之间,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经十年了!还记得当年这个消息在我国见报时,是以“豆腐块”的形式登在主要报刊的“报屁股”上的。而日本“能乐(Nogaku Theatre)”与昆曲同时入选的消息,在日本的报刊上,却是头版头条和铺天盖地的报道!当年的这个小小的不同,反映的是一个最早经历了“文化自觉”并率先立法保护“无形文化财”的国家与一个“一心一意”奔现代化的国家在文化观念上的差距。值得欣慰和自豪的是,短短的十年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起步晚、速度快、成效大”的“中国特色”,让我们以26个项目成为保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最多的国家!
这十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在中国日益深入人心的十年,也是全面落实“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策的十年。在完成历时三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的基础上,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县、市、省、国家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和传承人制度,仅就传统戏曲而言,目前已有171个传统戏剧剧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继昆曲之后,2009年,粤剧、藏戏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获得人大批准,自6月1日生效,标志着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上升为法律层面,体现为国家意志。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经济以令人眩目的速度腾飞的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以同样的速度被边缘化。西方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电视等新媒体、新艺术形式的大面积覆盖,不但使城市里的年轻一代全面“西化”,就连农民工进城后也不再哼唱老家的地方戏而改看电视连续剧和学唱流行歌曲了。2011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一对以“旭日阳刚”为名的农民工歌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们豪放、阳刚的歌声已不再是秦腔与山歌,他们手中的乐器也已不再是板胡与梆子,而是换成了吉他伴唱的流行歌!同时,面对名角的逐渐凋落与观众群的迅速丧失,几乎所有的传统戏剧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据初步统计,中国的传统戏剧目前仅剩200种左右。仅以山西省为例,20世纪80年代,该省尚有49个地方戏,但目前只剩28个,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地方剧团都在艰难度日,其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面对“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昆曲以及所有的传统文化是应该坚守还是改变自己以适应时尚?前些时候我在东南大学演讲,在演讲之后的“互动”时间里,一位大学生站起来问我:“虽然你说昆曲怎么怎么好,但现在只是老年人喜欢。我们青年人不喜欢,那昆曲现在应该怎么办?”
按照一般的逻辑和目前我国文化领域的主流思维模式,我似乎应该说:“昆曲应该改革,创新,反映新生活,贴近群众,尽量适应年轻群体的爱好,争取让年轻人喜欢……”但我当时却没有这样讲,我只回答了他两句话:“第一,你也会老的。第二,昆曲已经等了你六百年,不在乎再等你三十年!”没有想到,我的这个回答,居然赢得了掌声。
难道不是吗?假如我们为了迎合所谓青年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节奏,为了适应所谓的“市场需要”,把迤逦婉转、舒缓典雅的“水磨腔”改成摇滚的节奏、把可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曲笛改成吉他或电子琴、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韵味的文言改为现代白话……那么请问,等现在的这些青年人变成老年人之后再想寻觅一种宁静的节奏时该到哪里去找?当我们的儿孙来找我们要这些祖先的遗产时,我们该如何对答?
今天,我们必须改变所有东西都要“发展”的“一刀切”的思维定势,我们必须明确:遗产是不能“被发展”的,它只能被继承。在现代社会,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已经丧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就像没有一种植物被连根拔起后还能成长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不能再“发展”。其实,万事万物的发展与人的生命历程一样,都有“成、住、坏、空”的不同阶段。我曾经举例说:目前我们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都已过了最佳发展期,就像我们不能要求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先生再去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一样,对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只能输氧、输血、吃补药!当务之急就是保存和保护。因此,我们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政策。
另一方面,当“发展”成为一种模式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不同文化的同质化。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地方剧团在“发展”的口号下走着同一条路:请名作家编剧,请音乐学院培养的作曲家作曲配器,请影视剧或话剧导演排戏,请现代舞台美术家利用大量“声、光、电”来“包装”,在几乎所有的戏剧乐队里都加进了大提琴,甚至某台“昆剧新作”居然让演员“吊维亚”,像杂技演员一样在舞台上空飞来飞去……结果是丧失了自己原有的特色,老观众认为“变味了”,年轻人也不买账,听你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四不像”,还不如直接看西洋歌剧和音乐剧。
保护非物质文化,目的就是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同质化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死路一条。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嫌太极拳太慢,你可以去跳迪斯科或街舞;你嫌馅饼的馅儿包在饼里不如放在饼外面够“潮”,你可以去吃匹萨;你嫌昆曲的词儿太文太温不能反映你“闪婚”的激情,你可以去唱摇滚;为什么非要把太极拳“发展”成街舞、把馅饼“发展”成匹萨、把昆曲“发展”成流行歌呢?
有人说:历史是向前的,就象一条河流,不可能不变。这是对的,但文化只能在自己的河床里流淌,只能前进在自己民族传统的轨道里。0型血患者输血只能输0型血,输错血型是会要命的!“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把“脱亚入欧”定为国策,也曾对他们的“歌舞伎”进行过改造,就和今天我们不约而同地努力把地方戏改造成歌舞剧一样。二战之后,国破家亡的日本人终于认识到:“歌舞伎”是不能“发展”的,“歌舞伎用西洋“美声唱法”唱,“歌舞伎”就没了!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经历过核战争的国家在沦为战败国、整个民族文化面临全面消失的危险之后痛苦反思的结果。现在,那个曾经积极主张“脱亚入欧”的日本再没有一个人主张把歌舞伎“歌剧化”,让曾经被视为“野蛮的裸体游戏”的大相扑穿上衣服!战败后的日本人最深刻的体会是: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政治、经济的自主权,甚至可以没有军队,但是,只要日本的传统文化还在,只要和服、茶道、柔道、寿司、榻榻米、歌舞伎、三味线还在,日本就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受人尊重的国家。
除了错误的发展观外,我们还应该逐步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未来的社会文化形态,一定是多元的,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程度,都会有不同的喜好和热衷的艺术形式,不应该、也不太可能再出现那种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的情况了。昆曲与其它传统戏剧最大的不同是其唱词不是口语而是文言,假如昆曲演员在舞台上唱出“我爱你,你爱我吗”的生活语言的时候,昆曲也就不称其为昆曲了!当然,我们的文艺应该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但我愿意“斗胆”问一句:我们目前还有大约200个不同的剧种,我们可不可以让其中199个剧种都反映当代生活,只留下一个昆曲来反映我们祖先的生活,行不行?
我以为是可以的,因为我们祖先的生活,也是生活!而且,是那样丰富、美丽、精致、动人、光彩夺目,有滋有味的生活!似乎可以这样说:我们祖先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一直活在昆曲里,一直活到今天!2007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的时候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我希望所有那些只凭着勇气与激情就想向传统文化“动手”,没有学会传统就大谈“创新”、“发展”的朋友们认真想想温总理的话,面对这样的“精华”、“象征”、“结晶”,你准备充足了吗?(本文转载自我国著名音乐学家田青先生,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