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现代生活中,苏州的大街小巷里我们还能听到一些老苏州哼唱一小段。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看似光鲜亮丽的昆曲,事实上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虽然现在各地昆曲团培养了各自的名家,但是与以往那种家家哼唱的盛况,似乎就不算什么了。看见君带你看看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南戏四大声腔

昆曲,明清时期成为昆山腔,是昆山地区民间曲调与宋元南曲演唱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戏曲声腔,它与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并称为南戏四大声腔。

狂热程度难以匹敌

自明代中后期,苏州成为了全国的昆曲中心,所谓的“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也就由此而来。但是在明清交替之际,由于政局动荡和一些社会问题,昆曲的发展由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变得一度岑寂,原本众多的昆曲班大大减少。不过随着社会的安稳和经济的繁荣,昆曲又出现了繁盛的态势。

除了苏州本地,苏州以外的地区影响也很深远。全国各地昆曲清唱和场上演出都以苏州为模板,清代宫廷的昆伶基本都是苏州人。“梨园子弟”与“状元”成为了苏州的两大特产。

各种社会活动多以昆曲伴奏

清代苏州的昆曲活动非常活跃,人们在宗教、喜庆、社交、冶游等重大社会活动中多以昆曲伴奏,有些人甚至把昆曲当做日常生活的必修课。除了正规的戏曲舞台,那时候昆曲也流行起了清唱。以官吏、文士、商人为主体的核心人群,再到市井乡曲细民都能拍板高唱一两折。

诞生了阵容最强大的作家流派

剧本是昆曲发展过程中巩固和完善的一大因素。明清时期,作品总量巨大,大约有三千部。而这些作品的作家在清代时,集中于苏州,并且诞生了中国戏曲历史上阵容最强大的作家流派。

这时候的作品种类非常多样,有百姓生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题材。他们的词文雅致、经典,随处可见古典诗词、优美的宾白,如果站在纯文学的角度上,这些辞藻是其他剧种所无法相比较的。

折子戏时代
形成了独特的苏州风范

在场上表演,乐器伴奏可以说是十分全面了,而这些昆曲艺术者们的身段也有很大的要求,一举手一投足一回眸之间,都要严谨细致。

在舞蹈方面,昆曲则吸收了历代传承下来的舞蹈、杂技、百戏、武打、特技等形式,配上当时的丝绸面料,那些精致的苏州绣工艺,不仅仅是让昆曲服饰变得典雅、精美,更是让昆曲整体变得高贵动人。

不过,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时代,那就是折子戏时代(它是针对本戏而言的,它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这些昆曲艺术者们精心选取的折子戏,细细揣摩,把它们达到了趋于完美的境界。唱念做的形式也越来越严谨,在穿戴上也形成了一种标准的“苏州风范”。这也成为了后世昆曲表演的蓝本。

四大原因助推了昆曲的发展

为何昆曲能在民间如此流行?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苏州本就是富庶之地,那些有钱空闲时间又多的群体相对庞大,这种昆曲的消费能力就比较强;
第二:现在的苏州生活,我们甚至在公交车内都能听到听小曲的老苏州,那个时候的苏州这种享乐之风更是流行。而昆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享乐需求;
第三:昆曲的艺术风格迎合了江南人的审美风格,深受苏州的喜爱;
第四:清朝倡导、保护昆曲,除了昆山腔、戈阳腔,其他的都不准再演唱。并把昆曲作为官腔,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

清代初年 昆曲开始衰落

清代初年,昆曲已经走上了衰落的道路。脱离人民,脱离现实,严重的形式主义,很多的优点也逐渐转为了缺点。原本美丽的词汇到了乾嘉之世,曲词晦涩,大多数人不能理解,许多曲调也越来越不为人理解。到了19世纪60年代,昆曲已经不敌兴起的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等这些“花部乱弹”。

光绪年间 昆曲开始没落

光绪年间,昆曲开始没落。在苏州,尚存戏园三家,演剧之风比乾、嘉间相差甚远,四大“坐城班”,即“大章、大雅、全福、鸿福”,为了营业不得不跑向江湖、外出谋生。“大章”与“大雅”先期解散,部分演员归入“鸿福”或“全福”,其余或转入京班、或当“拍先”度日。作为昆曲支派的宁昆、永昆与湘昆也先后没落了。

近代开始复兴 但再无以往盛世

1921年,苏州的贝晋眉、张紫东、徐凌云,在上海资本家穆藕初的资助下,在苏州创办了昆剧传习所,入所学生出科后以“传”字排名,较著名的有顾传介(王介)、朱传茗、周传瑛、张传芳等。抗战发生后,“传字班”被迫解体,仙霓社最后十二位艺人各奔东西,或做“拍先”度日,或转向其它剧种班社,或贫困潦倒。传字辈艺人在昆剧没落时期为昆曲艺术的传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到了五十年代,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政策,一些昆曲班又相继成立,各地的昆剧院也相继成立,各昆曲团培养出的一批名人等等,让昆曲开始走上了重新复兴的道路。不过,也再无以往的盛世了。(转 会飞的鲸 看见苏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赞 (0)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