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改革与变化
说了创新说改革。谁都知道在七十年前越剧有一场改革,从此摆脱路头戏的低俗,开始在大雅之堂登堂入室。这场改革给越剧注入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辉煌成就!当年袁雪芬倡导改革的背景是:越剧很受欢迎,但地位低微。因为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完全由演员凭才能即兴发挥,现编现唱、现炒现卖,为了吸引观众与营造现场气氛,有很多低俗的内容而被正派或高尚人士看不起。剧场老板情愿亏钱借给话剧团演出,也不愿租给越剧团赚钱。受这种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实刺激,袁雪芬一手倡导了七十年前的那场改革,借鉴话剧、京剧等的经验,在越剧中引入了正式的编剧、编曲、剧务等等,不再由演员临场发挥甚至瞎编。从此越剧由随意的路头戏变成了正规戏。而70年后今天的改革,情况和当年已经完全不同,甚至刚好相反。现在的越剧舞台很美完全没有低俗内容,场面还很高大上,就是观众越来越少!
不管有没有提改革,越剧从诞生那一刻起,到现在一直都在不断的变化。从最初的笃班、到男班、到女班,从呤哦腔、到正调腔、到四工腔、再到尺调腔为主腔,一直都不断在变化。现在的越剧跟宗师时代相比,也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可以说越剧在诞生那一刻起,编、导、演、音、舞、美的具体表现一直都在变化,只是变化得成功不成功,明显不明显而已。不同的是,以往几次的改革或变化,是业内人士因应市场需要的主动变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方向、目标,每次的变化也都让越剧变得更受欢迎,得到更大发展,改的得其所然且成绩斐然。而现在的改革更多是外界、政府、政治指导下的改革,业内内士不过在被动的应对与附和。其实整天喊改革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要怎么改,只是为了改革而改革!陷入不提改革怕越剧从此要消亡,提改革却又不知如何改的困境!共产党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近几十年越剧改变了这么多,反而越来越失去观众,那么这次的改革或改变自然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是需要反思的!
服装越来越漂亮是一种变化,舞台、布景、灯光越来越豪华,不断引入高科技,舞台越来越综艺,这些都是变化。
戏曲本身是高度像征化、虚拟化的艺术,每个行当有高度的象征意义。最近几十年越剧变得越来越具体化,这也是一种变化。戏曲的五个行当分配,人们可以说脸谱化,也可以说为了适应舞台演出的特点,高度浓缩后的结果。这是戏曲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戏曲的魅力所在。一个行当代表一批人,一张脸代表一个群体,耍弄几下木棍,鞭子挥舞几下,就代表了千军万马!但是现在的越剧,行当区别越来越不明显,道具也越来越具体化。听说前不久有某地的京剧演出,竟还把活生生的马拉到了舞台中央!
这么多年越剧的伴奏也有很大变化,以前的伴奏富有江南的丝竹味道,现在的伴奏相比金属硬朗很多。以前乐队最多就几个人,现在乐队不断变得庞大,动辄二三十人,甚至引入交响乐。以前的配乐简单朴实,规模不大的几个人组成的乐队跟着演员的演唱,适时的拉琴敲板看起来简单、朴素,却配合得天衣无缝。很多时候演员其实就是清唱,伴奏人员只是简单敲一下竹板附和一下气氛,完全靠演员深厚的唱功打动观众,简单但观众听起来却过瘾!现在的配乐越来越复杂听起来很吵,甚至都到了淹没演员的声音让观众听不清唱什么的程度。以个人之偏好,总觉得1948-1949年之间这段时间的配乐最合适,此前的太硬,也过于简陋、单一、老土,而现在又太复杂、太吵闹。
语言表达上越来越国语化,也是一种变化。笔者一度也认为越剧要国语化才能扩大影响力,以为用方言演唱与念白,不是江浙观众很难听懂而影响欣赏。但是当欣赏了老辈演员那么多的唱段与表演后,发现越剧还是方言表达才更有越味。如“酒”、“泪”等等用方言唱,远比国语好听得多。以前说语言不通影响观众,是一种自以为是且浅薄的见解!
好莱坞大片全世界风靡,受到世界各地年轻人的热捧,用的全是英语配字幕方式。除了香港与两广之地,中国人大都听不懂白话,但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四大天王”为代表的粤语歌曲,同样风靡全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赵本山把东北二人转带得很兴旺,他们用的也是东北方言而不是纯粹国语。“中国好歌曲”上谢帝的成都说唱《今天不上班》用的是地道的成都方言,同样嗨翻全场,且得到语言完全不通的新加坡籍导师蔡健雅的大力欣赏。宗师时代的越剧,全国人民也大多听不懂嵊州话,但不因此影响越剧的辉煌与繁荣。甚至还出国到许多国家演出,同样打动了包括卓别林在内的很多人。林忆莲、刘嘉玲这些香港大腕都不懂嵊州话,但都学过越剧唱段。尽管听起来怪腔怪调的令人忍俊不禁,她们自己却唱得很投入,一副很陶醉很喜欢的样子。现在土豆上仍然可以找到这些视频。上述等等现象均可以说明,艺术无国界,语言通不通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演员自身的水平足不足!相反,越剧作为地方性剧种,为了保持地方特色,非但不能国语化,反而更要用嵊州话表达和押韵才有特色,才能保持越味!不断国语化是个错误的选择。谢帝为了用成都方言创作、唱歌,专门背过上万个韵脚。或许业界同样也需要反过来背嵊州话的韵脚,才能保持越剧的越味。人性有时就是这样,越难得到的东西越可贵,难学又好听的唱段受欢迎程度越广。王菲的歌很难唱、难学,可是因为好听,观众反而因此更加着迷。同样的,王文娟的经典唱段很好听,同时又都很难学难唱,所以在所有流派戏迷中王派拥趸是绝对的大家族!
现在的越剧较之前变软、变娘,这也是一种变化。浙江地处东南沿海,一年四季气候温和而不燥烈,相应的浙江人的性格温婉柔和,长相也相对斯文。说话吴侬软语、细声细语,这些都是浙江的地方特色。所以越剧相较于北方的京剧、秦腔、河北梆子就比较优美深情。但是优美深情不等于娘,不等于软到没有筋骨。流派宗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但没有一个人是娘的。周恩来总理曾经批评越剧太软太娘,可他听了徐玉兰的“哭祖庙”后改变了印象,现在的越剧却是彻头彻尾沦为娘娘腔了。
越剧的腔调不断变简单、单调,也是一种变化。越剧的板式原本很丰富,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等,而现在别说四工腔了,尺调快板都快没了。嚣板、流水、基本全是一点点,清一色的中板、慢板。现在基本是尺降B调,真正的原来的板式好像已经不用了。六字调呢?男调好像用的多,不过都是一个调,没有变化听起来十分单调乏味。
越剧的唱本身叙事与抒情并重,现在的越剧只侧重于抒情,这也是一种变化。以前的越剧悲喜得宜,现在的演员善于悲伤啼哭,不善于轻松与喜悦,这同样是一种变化。
对越剧来说演员在台上这些整体能力上的下降,不也是一种变化吗?。当下越剧这样不断往低质量,低水准方向的变化,既是从业者的悲哀,也是越剧的悲哀!
因为周恩来总理对越剧发展的指示,还因为七十年前越剧改革的成功,使越剧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创新与改革的包袱。环顾四周不知还有哪个剧种、哪个艺术门类,像越剧这样被不断要求创新与改革的?京剧、昆剧、黄梅戏好像都不曾听过,也许本人孤陋寡闻了!音乐、电影、电视也完全没有被外行、外界要求不断创新与改革之说。只有可怜的越剧,整天被人念叨着改革,念叨着创新。不管懂行的不懂行的,几乎人人都会念叨几句越剧要创新,越剧要改革。可实际往哪里改,怎样创新,又谁也说不清楚,道不白!
业界既然提倡创新与改革提了这么多年,并没有让越剧越来越好。甚至出现相反情况,难道不需要反思一下,这些口号到底有没有问题呢?笔者认为越剧想要重新兴旺,并没有多么复杂的事,根本不必天天提什么创新、改革。就是回去多琢磨宗师的戏,对照着戏曲表演所需要的所有功底,看看自己有哪方面的不足,再相对应的不断提高就可以。越剧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改革与创新吗?笔者深表怀疑!当年袁雪芬改革成功,不等于越剧永远需要改革。任何事物,任何艺术形式的改革空间总是有限,不可能永远都需要改革!(文/富贵苗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