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服饰在百年之内形成了自己突出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在新形势下,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使戏曲日益边缘化,越剧服饰设计面临抛弃传统、缺少写意性、设计人才缺乏等现象,对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几点对策。指出越剧服饰的创新既要突破传统,又要发扬传统,鼓励不断突破创新,取得新风貌。
一、越剧服饰发展概况
越剧诞生在浙江绍兴地区的嵊县(今嵊州市),这里山清水秀,文化资源丰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越剧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孕育的剧种。与江南文化的特点相对应,越剧尤其是女子越剧,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以柔美为主,具有柔雅、细腻含蓄的一面,富有诗情画意。越剧在形成之初,基本上是模仿其他剧种如京剧、绍剧等,这种移花接木,生搬硬套的模仿,使越剧不能形成固定的风格,缺乏个性,对越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1942年,越剧进行了全面改革,率先在我国戏曲中形成编、导、演、音、美综合艺术机制,将服装、布景、化妆、灯光等艺术门类推上了整个演出极为重要的地位 [1]。改革了衣箱制,采用专人专戏负责设计制度,并对服饰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改革后的越剧服装,从我国传统人物画(尤其是仕女图)和民间美术中借鉴,创造了自己的新样式。面料主要使用无反光性的绉缎,兼用乔其纱、丝绒、珠罗纱等,摈弃传统服装反光性较强的软缎。配色突破传统戏曲“上五色”和“下五色”的规范,增加大量的中间色,使服装的色阶逐步丰富起来,加强了优美、柔和的感觉。
二、越剧服饰设计存在的问题
越剧在百年之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突出的特点和艺术风格。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在戏曲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越剧遭遇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所面临的困境,如观众群萎缩、观众群老年化、行当不齐全等问题,面对这些困境,越剧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创作贴近时代、贴近人生、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样式的剧目,其舞台艺术在受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同时也尝试进行革新,特别在服饰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改革中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有的设计为了一意迎合现代年轻观众新的审美要求,有意无意的抛弃传统,或盲目搬用西方暴露式的服饰,丢失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一些异域经典剧目被越剧改编时,却没有加以适当的变换,如《春琴传》、《简・爱》、《茶花女》,服饰设计完全搬用了异域模式,服饰强化西方元素,丢弃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对西方文化和艺术 的借鉴中,越剧若一味打开界限、不加甄别地的引进,势必扭曲其原有的模子,导致不伦不类。二是有的设计过分强调真实性,将生活服装直接搬上舞台,缺少越剧服饰的写意美和可舞性,削弱了观众的欣赏性。特别在一些现代时装戏中,为了求新奇、求时尚,对现实时装没有经过进一步艺术化、戏曲化处理,直接搬上了戏曲舞台。但时尚瞬息万变,单纯改变越剧自身形象,追求新鲜、刺激、时尚感,必有将其自身传统文化元素吞噬的危险。三是目前从事越剧服饰设计的人才出现了断档现象,老一辈力不从心、日渐淡出,新人却呈现人才缺乏现象,其地方性特色正在逐渐悄悄流失,对其越剧服饰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 (转 越剧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