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要融入生活

衣服最初的功能是“保暖”,而后随着身份的不同,发展出各种装饰,于是成为了服饰,是一种表现美丽个性 物品之一。后来发展出男女、等级的不同,成为了一种标示不同的人的职业身份的标志。再往后进一步社会分工,每种分工的规定“制服”也就越来越多。如戎服、盔甲便可以算是最早的军用制服,而“冕服”“官服”“朝服”也就是上班用的“制服”。

再往后,宗教服饰也从生活用服中分了出去,如道教,虽然平常除了服饰颜色,个别巾帽外,穿得与普通人没两样,但举行法事时所披法衣,就不是平常人生活能用的了。再之后,做买卖的也各自拟了“制服”。还有戏班子为了舞台效果,演戏用的服饰也与平常生活用服有了差别。历代学子所服尚白(白色未染之衣,简朴清净),白衣黑巾的打扮也可以算是最早的校服。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服饰,以及背后的服饰文化。

如今我们复兴汉服,因为强调汉服要融入生活,因为汉服是生活着的衣冠。所以我们在此所说的“汉服”,多数时候都是指汉民族的生活着装,这种着装是为了遮体、保暖,以及一些根据审美进行款式调整、颜色选择,花纹装饰的普通款式的汉服。这个是一个民族在自己文化、审美的基础上制作、传承的服饰,也是这个民族最基本的平常或者礼仪装束。

而有些款式的呢?是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才能穿的,这些便是上面所述的各种“制服”,因为汉服运动正在起步,参与进来的人群范围还不算广泛,学生居多,各职业人员少等原因,所以,不强调汉服的功能化。也不方便强调。也许就会有人问:这些制服款式是否就被忽略了?

当然不是喽。既然要让汉服回归到实际生活中,那肯定穿着汉服做生意,表演茶艺,招待客人,甚至组个电脑,卖个电视,都是回归生活。很多人说汉服款式单一,和服各种款式。其实这只不过没深入了解而已。和服虽然被西装冲击过,但毕竟没有断代。所以一直在延续,同时划分出了不同的款式和对应的用途。而汉服则比较悲剧。断代了很多年然后重新回来,所以始终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或是武术表演的裋褐,或者各种文化表演的礼服,也或是韩式餐厅服务生的道袍圆领。

但毕竟还未成什么气候,外人也不知道这是民族文化回归以及宣传,单纯觉得新奇而已。曾经见过有些人在纠结戏服的问题,其实戏服也可以算是汉服下的分支吧,正如以前曾经也有戏班子为了舞台效果,使演戏用的服饰也与平常生活用服有了差别。虽然总有些坑爹的设计师能设计的离题十万八千里,但从舞台表演的性质来看,这两种都是没有区别的,为了舞台效果而已。

就如同汉族古典舞蹈服饰一样的。我们可以说戏服属于汉服体系中的制服类型,但是仅限其舞蹈表演。更不能说戏服是生活中的那些日常的汉服。就像日本人不会吧cos服穿的上街生活一样的,我们自然也不该把戏服这种服装传出来作为生活服饰。不反对戏服,因为她属于汉服的分支,不反对影视剧加工设计,因为这是舞台艺术效果着想。而实际上反对戏服,是反对直接将戏服用作汉服,反对沿用艺术设计,是反对将一些不必要的舞台元素添加进生活汉服。

虽然,汉服复兴的初期,很多人都直接把戏服拖过来当做汉服,把影楼装当做汉服。但是如今汉服的考证、制作已经有了相当水平,这些当初替代真正的日常的汉服所用的艺术表演类汉服,还是让她们各归各位吧,他们毕竟不是日常穿着的这个作用。当然,我们可以吧他作为汉服复兴历史的纪念,但绝对不能说便是可以定型下来的终点。

当然,我们也不反对将汉服用于汉式餐厅的服务生等工作场合,并进行设计、加减,这不是侮辱汉服,而是将汉服生活化、普遍化的正常行动。

所以,所谓汉服生活化,并不是简单的穿汉服就可以,而是如同标题,合适之时,择其合适款式,行其合适礼仪,有其合适行为。。这样,汉服生活化才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以及更容易推广和让人接受。也会不再那么(所谓的)违和了。(转 马猴烧酒观铃 汉服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汉服要融入生活

赞 (0)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