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选修课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华美的服饰,“夏”是兴盛的文明道德。从轩辕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汉服”这一独特的服饰体系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服饰,还是东亚地区服饰文化的主要蓝本。日本、越南等国都有类似“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的说法,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近年来,汉服文化越来越被人所重视,逐渐从服饰史研究的“冷门”和“专门”领域,变成与传统文化复兴紧密相关的热门、大众话题,出现了“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等高度肯定其价值的说法。大约10年前,汉服文化从互联网上走进社会生活,之后一些高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出现了汉服文化的身影,各大高校纷纷组建了汉服相关社团。在中学,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率先开设了汉服选修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汉服相关内容学习与实践。随后几年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也陆续开设汉服主题的选修课程。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在国学类课程中加入汉服讲座、汉服穿着等内容。

结合近年来中学汉服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在中学推进汉服文化教育,应该着重思考以下几方面问题。

为什么要开设汉服选修课

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但是近代以来被动挨打、救亡图存的背景,导致我们教育的主流内容是发源于欧美的近现代文明,即“西学”。这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如何将学生学习内容中的“西学”,以及后来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新学”,接续上民族文化之根,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事情。在暂不能将“古今中西”有机融为一炉,教育体系还是“西学”为主的情况下,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的设置,在选修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成本较低、变动较小的选择。

可以发挥汉服的文教价值。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绝不仅仅是一件服装,而是与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关。中国不仅是“礼仪之邦”,还是“衣冠上国”,服饰是与礼仪并称的中华文化标志。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由传统服饰延伸开去,几乎可以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因此,帮助学生理解汉服,不是寻找可有可无的文化“碎片”“元素”点缀生活,而是通过汉服所承载的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

符合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自身特点。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时期,需要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寻找文化自我。他们普遍存在“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追问。此外,青少年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期,容易受到“服装”这样的直观事物的影响。通过汉服这一重要载体,让学生感悟“礼仪之大”“服章之美”,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产生兴趣,涵养他们含蓄、庄重、淡雅、大气的东方式审美情趣。

汉服选修课到底该怎样开

课程内容。各地汉服选修课的开设,归纳起来有三种模式:

一是“服饰为本”模式。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服饰展开,专业性较强,一般是服饰相关的剪裁制作。这类课程对教师的服饰史和服饰制作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如常州市第二中学的校本课程“汉服制作”,其视频资源所展示的即此种模式。

二是“服饰+礼仪+节日”模式。这种模式源于汉服复兴初期,人们往往借助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这两类最容易展示传统服饰的场合,来将汉服带回今天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开设的校本课程“走近汉服”即采取此种模式。

三是“服饰+传统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以汉服为突破口,适当结合琴棋书画、诗词书法、茶艺花道等传统文化精髓的教授研习。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本课程“汉服与传统文化”即为此种模式。

这三种模式中,以后两种模式较为常见。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开设的校本课程“走近汉服”为例,其春季学期的安排是:

在传统服饰部分,安排了试穿、传世实物赏析、纸样制作、古装剧服饰纠错等环节,比较传统服饰、现代民族服饰、影视剧服饰及亚洲其他国家民族服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华夏礼仪部分,安排了常礼示范互动、传统礼仪活动(祭祀、射礼、婚礼、成人礼)研习视频资料讲解等环节。

在传统节日(本学期重要传统节日包括上巳、清明、立夏、端午)来临之际,重点和同学分享各个节日的传统习俗,鼓励同学动手制作应节配饰等传统手工作品。(注:这里是春季学期的课程,涉及的主要节日是上巳、清明、立夏、端午,秋季学期课程则学习七夕、中秋、重阳、冬至、新年等。)

同时,课程中鼓励学生以现代人的方式表达对传统的理解,例如使用现代的绘画方式表达传统节日主题,将传统服饰或文物漫画化、人形化,制作包含传统元素的文具或居家小物件如书签、随身小包、配饰等。

课程将服饰与礼仪、节日等结合起来,一方面丰富了服饰文化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了服饰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强化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课程的讲授方式。汉服课程都强调体验和互动,常见做法是通过图片、视频及汉服试穿体验、纸模汉服制作等形式传递汉服之美,从而使学生增强认同感,启发他们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意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授课志愿者就采用过制作簪子、汉服布艺、汉服纸模、手绘汉服娃娃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影视剧服装。由于汉族传统服饰在历史中逐渐消亡没落,很多学生并不清楚汉族的传统服饰是什么,他们对传统服饰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影视作品。授课者利用家喻户晓的影视剧片段,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影视作品对服饰有艺术的加工,甚至有的剧作服饰缺乏学术指导很不规范,引导学生正确分辨汉服与影视剧服装尤为重要。比如有学生在观看了热播电视剧《锦绣未央》,误认为剧中演员所穿的衣服是汉服,但其实那些服装只是具有古典风格罢了。授课者可以通过98年版《三国演义》、87年版《红楼梦》这些服饰相对规范的电视剧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服饰的原貌。

在礼仪、节日方面,强调体验和操作。授课者要指导学生掌握汉服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学会活动策划、方案制定,如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宣传媒体、自愿者、互动交流方式、前期准备、预期效果。

节俗类的课程活动最贴近日常生活,也最容易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切近的体会。首师大附中一位学生上过“花朝节”体验课后,在个人周记中写道:“爱花护花是的中国古人的传统精神,故而历史上有‘花朝节’。虽然今日‘花朝节’已经没落消亡了,但是这种精神记忆却始仍存留在民族文化中。牡丹代表富贵、菊花象征隐逸高洁、兰草让人联想到屈原的《离骚》。春意融融的时节,假如能在校园里伴着桃花,重回昔日百花朝圣,各自祈愿的古韵风光,那该是多么流光溢彩的时刻啊。”

课堂教学之外,授课者还要抓住机会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博物馆,参加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从文物及传统民俗中更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学校展演的机会,如文艺汇演、主题班会等,进行教学成果展示——汉服展示、汉舞表演、礼仪复原……给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

此外,授课者还可以积极吸取社会和高校中的汉服社团资源。这些社团不仅可以提供人力作为助教的帮助,还可以提供服饰的试穿与指导等。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学校的汉服选修课长期与北京汉服协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蝉衣汉服社合作,这些社团对学校的选修课程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

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汉服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引起个别学生、部分领导和同事的疑问。比如,关于“大汉族主义”的问题。这是在课程中必须要避免和抵制的。包括“大汉族主义”在内的“大民族主义”是民族沙文主义的体现,即宣扬本民族优越论,对其他民族采取歧视、排斥、压迫等极端行为。这一概念有特定的内涵,不能见到汉文化的字眼就说是“大汉族主义”。授课者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国家倡导团结、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汉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要坚决反对任何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

关于汉服背负的文化糟粕问题。授课者要让学生了解,汉服在历史上除了民族文化符号和审美传承之外,也担负着划分等级的功能,这是当代社会必须坚决摒弃的。汉服背后的传统文化,置之于世界文明之中,也一样有着缺点甚至糟粕:如男尊女卑、等级思想、重礼不重法,等等。复兴汉服绝不是复辟落后文化,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钟爱传统的同时,授课者还要注意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又反对封闭主义和保守主义。

关于复兴汉服只是皮毛和表面的质疑。授课者必须正面回应外界对“汉服只是文化皮毛”的质疑。有人问,复兴汉服有何必要?那么,同样可以追问,复兴汉服有何不可?汉服不仅仅是一件漂亮衣服,其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指出的,要重视文化的作用,但是反对文化决定论。文化与政治经济军事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国家民族的兴衰。民族的命运并非仅依靠文化决定。弘扬汉服绝不是提倡“一穿就灵”,哪种文化要素也承担不起这个重任。如果认为汉服做不到“一穿就灵”,所以就是“文化皮毛”的话,那么绝大部分文化要素都只能做“皮毛”。

关于衣冠礼仪的改良问题。一些学生会提问,为什么这个衣服一定要这样制作、这样穿?为什么中华礼仪有如此复杂的规定?也有的学生有复古、泥古的倾向,强调衣冠服饰必须和古代一模一样,礼仪必须原原本本照做。授课者应当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两种倾向都是不对的。对于任何事物特别是传统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应该秉持先继承后改良、先了解再批判的态度。

还有哪些方面有待加强

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汉服是古老的,但是汉服复兴则是年轻的社会现象。汉服文化相关选修课也是新学科,资料少、争论多、更新快,特别需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目前,很多学校都是邀请社会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来讲授,他们富有热情、时间充裕,但是课堂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等比较缺乏。教学人才的缺乏是目前汉服课程发展的突出障碍。

建设统一规范的教材。现在汉服教育在中学课程中总体来说还开设得比较少,但是发展很快,规范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材稀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期待较为权威的研究机构和社会热心人士进行系列教材的编写。

资金的投入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汉服课程会带给学生强烈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这一特点决定了课程建设需要不少的资金投入。服装、礼仪用具(冠、婚等)、做手工的物资费用,目前多由热心的中学教师和社会志愿者自行购置,这明显不是长远之计。建议有条件的中学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普及,特别是在汉服选修课的师资、课程、固定教室(如首师大附中有专门的国学教室)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与其他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活动的结合。汉服与其他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极大的亲和度,如吟诵、民乐等,都可以与汉服相结合。但是目前很多开展传统文化的老师,对汉服并不了解,但又有朴素的文化情感,故而采用的传统服饰往往是粗制滥造的影楼装。“汉服+”的模式,可以产生强强联合的效果。除课程以外,学生社团、学生活动也是汉服的用武之地。

(作者何志攀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杨梦醒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7年第2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汉服选修课的理想与现实

赞 (0)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