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穿戴小讲堂

“汉 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xié)、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汉服分类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种是“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

第一种:“襦裙”式。

上下两截分开,上面的为衣,下面的为裳;

组成部分:白色内衫,长到腰部的右衽或对襟上衣;白色衬裙,长到膝盖的帷裳,盖到脚面的宽裙(裙可有皱折),腰带,绶佩带。

穿着方式:将内衫与上衣穿好后,再将围合式的衬裙包住上衣围好(上衣一定腰掖到裙里面),系上腰带即可。惟裳与裙的穿法皆同上。最后等一切穿好后,系上最后的腰带,再在腰带的正中间部位挂上绶佩。一般来说,裙的缝隙处是在后面。

第二种:“深衣”式

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上下连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

组成部分:长到膝盖以下的曲裾上衣,盖到脚面的宽裙,腰带。

穿着方式:交领后将衣绕腿缠裹住 然后再将衣角上提到腰部,系上腰带。

中衣、中裤、深衣、罩衣穿戴方式

(一)中衣的穿着步骤:

第一步穿上身后先把左右衽(领缘)对齐,这一点很重要,假如没有对齐,不但衣领不对称就连整件衣服都穿不整齐;

第二步将左内侧的系带系紧;

第三步把右则(外侧)系紧,把衣服理顺即告完成。

(二)传统中裤的穿着步骤:

第一步:穿上身后先把系带拉紧;

第二步:将左边的系带穿入中间的裤绊;

第三步:把左右两条系带系紧,即告完成。(注:一般是不把中衣包在裤子里面的)

(三)深衣的穿着步骤:

第一步:将深衣穿上身后先对齐左右衣缘;

第二步:将左内侧的系带系紧;

第三步:把右侧(外侧)系紧;

第四步:系腰带

先将左侧腰带的两根小系分别与右内侧的两根小系带系紧;系好后把腰带向后移,同时整理好,接着分别系好外侧的两根小系带,完成后将腰带整理好,将小系带露出的部分移到右侧腋下侧,即告完成。

(四)罩衣(外衣)的穿着步骤

把罩衣(外衣)直接穿在深衣之上,同时把左右衣缘对齐即可(不系带);

完成上述步骤后,也可系上小系带;

至此三重衣穿着完成,最后一道不能遗忘的,是要重新整理穿身上的三重衣。

(五)配饰

女子八大首饰:分别为簪、栉、钗、华胜、步摇、金钿、珠花、勒子(额帕);

男子常戴冠、巾、帽等,通用的主要有冕、弁、幞头等;

宫绦:系在腰间的悬挂类饰物,一般用丝线编成,可系上玉佩、金饰、香囊等饰品,借以压裙幅,使裙摆不至于散开以影响美观;

璎珞:多由珠宝、美玉、金银共同打造,形制比一般项链和吊坠更大,且华丽显贵,过去多为贵族富裕人家所佩戴。

(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汉服穿戴小讲堂

赞 (0)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