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霓裳,礼仪之邦
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的简称,又称华服、夏衣冠。
汉服不仅仅指汉代的服装,还有唐朝的襦裙,明朝的袄裙长袄披风,汉朝的褙子曲裾等。汉服的起源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满清人对汉族人实施“剃发易服”才导致了汉服的落寞,今天21世纪的我们重新拾起了落寞千年的它。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左传》
衣冠
一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汉服
则是华夏文化的代表之一
重拾上国衣冠
复兴华夏精神文明
以汉服之美观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
那古老的曲裾
朴素的直裾
娇俏的襦裙
无一不传承了古老文化
惊艳了华夏
谁未想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罗梅
谁喟叹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谁追寻
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美人美兮在北方,着华裳兮惊四方。
佩芝兰兮意芬芳,气自华兮寄衷肠。
单是汉服华衣,便可一醉千年
潇洒肆意,风雅一身
穿梭千年,不枉人间
从形制上,汉服可大致分为深衣(衣裳相连分属,包括曲裾深衣、直裾深衣等)、襦裙(衣裳分开,包括齐胸襦裙、齐腰襦裙等)、和袍(衣裳相连不分属)三种。
深衣
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一个人,一份情
但着深衣,便胜却人间无数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那上衣下裳,代表天地阴阳
那圆袖交领,代表天圆地方
那中缝垂带,代表人道正直
曲裾
曲裾深衣属于深衣的一种,原型来自流行于先秦至两汉时期的曲裾袍,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形,经过背后再绕至身前,然后在腰部用大带约束,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续衽并不是一定很长,有的只绕一圈,有的则层层缠绕,也就是说,曲裾深衣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具体的造型千变万化,不可胜数。变化的奥秘在续衽的那块布料的形状、大小和长短。
自是古装伊人衬,红云翔凤曲裾深。
醉看拂袖红尘间,一抹娇唇一峨眉。
直裾
直裾,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衣襟裾为方直。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直裾下摆部分裁剪为垂直,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早期的直裾袍通常是一种常服,而非礼服。到了东汉,直裾出现在宴会等正式场合。
有同袍习惯性的把直裾与直裾深衣划等号实际上是错误的,裾指衣服的大襟。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朱子深衣
朱子深衣,汉服中深衣的一种,为礼服,多用于祭祀等场合。其大体属于直裾的一种,但也与直裾深衣有大差别。朱子深衣的结构特点为:直领(没有续衽,类似对襟)而穿为交领,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朱子深衣的影响很大,日韩服饰中有部分礼服都是在朱子深衣制度的基础上制作的。
襦裙
着襦裙一件 立于闲庭院
慢煮一壶酒 ,观陌上花开
闲逗彩云偏
上身短衣 ,下身裙
怕仙也羡其良质,冰清玉润
羡彼之华服,闪灼文章
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齐胸襦裙是襦裙的一种。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襟齐胸襦裙,一种是交领齐胸襦裙,一般来说对襟齐胸襦裙的使用范围更加广一点。
“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
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常说拜倒在石榴裙下,
这石榴裙,就是齐胸襦裙。
齐腰襦裙
齐腰襦裙,顾名思义就是下裙系在腰部。齐腰襦裙被称为最友善的襦裙,它既能像齐胸襦裙一样衬托了女子雍容华贵、绰约丰姿、极富诗意的淑女气质和美的韵律,也给人以轻薄、柔美、飘逸、潇洒的感觉;而且最重要的是不会像齐胸襦裙那样容易发生襦裙滑落的尴尬情况。
浮生若梦,世事如风
杨柳岸香生春波,轻风皱浅碧宫罗
(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着我华夏之裳,兴我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