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传统用布分为:金缕、锦、罗、绫、绢、?、纻丝、缣、绮、纚、纱、帛、布、棉、麻等等。
织金、锦、罗、绫是最昂贵的织物,绫罗锦绣自古就是富人的象征。秦汉时期,除齐纨、鲁缟享有盛名外,
尚有吴绫、越罗、楚绢、蜀锦等名品。汤式《一枝花·赠美人》曰:“价重如齐纨鲁缟,名高似蜀锦吴绫。”
最古老最廉价的材料是麻葛。
周礼就规定有典丝、染人从事印染。传统染色的材料都是植物。
包括:红花、乌梅、芦木、苏木、黄蘖、青矾、苋蓝、槐花、棓子、杨梅皮、蓝牙叶、莲子壳、绿豆粉等等。
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华夏阴阳五行信仰。
有六象六色之说,青所以象东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黄所以象地。
除了六正色以外,还有对应的间色:-黄赤色、紫-青赤色、红-赤白色、绿-青黄色、缥-青白色。
间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绯、绿、青。
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大赤、缇-丹黄、朱-深。
最廉价普遍的是蓝草制靛的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
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古时称为药斑布。汉族的染印工艺称作三缬,即蜡缬、夹缬、绞缬。
缬是指系缯帛而后染之,使系处形成一定的花纹,起源自秦汉时代。
明代的织锦与刺绣兴起以后,夹缬逐渐衰落,并被碱印、拓印,刮浆防染法取代。
汉服的织绣工艺通过苏绣、湘绣、蜀绣、汉绣、粤绣以及蜀锦、云锦、宋锦流传至今。
缂丝是技艺最高的织花艺术品,
唐代,始有用丝织制缂丝,以生丝为经,以染织熟丝为纬,有的加饰金线或孔雀羽,工艺复杂细致,用色最多达 70 多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