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汉服文化会被遗忘和丢弃?

其实我们的汉服文化传统,无所谓被抛弃和遗忘,从古代到今天,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朝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服饰,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传承体系,如果非要归纳出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宽袍大袖就是它们的主要特征,衣袍服为主体,彰显主人的社会地位。现在这种传统的穿着方式,明显不适合现代生活,所以被后人选择性的遗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少人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感,觉得一个民族连传承服饰都没有,反而去尊崇西服,这让人心理上无法接受,但其实西服在西方也算得上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着装方式,与他们的传统服饰并没有很大的关联。

我们产生这些强烈的民族自尊感,主要是因为周边的一些亚洲国家,他们在节日庆典的时候会穿着民族服饰,显得特别高大上一些,对比之下就觉得国人有些数典忘祖了,但其实这些国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多以现代服饰为主,所谓的传统服饰也都是经过改良的,作为一种装点节日氛围的用品,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哪怕穿着民族服饰,却对自己的民族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了解,传承的重点在于文化,而不在于这些外在的东西。

中国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虽然整体结构看起来非常类似,但是在设计风格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古人对于时尚的追求也是非常强烈的,并不会死板的恪守服饰方面的要求,古人自己也会发出汉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但是在衣着方面的进步,却从来没有放弃,我们选择的都是最适合自己这个时代的,这种文化认知一直传承至今,所以国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体现了我们民族追求自由的传统。

现在的流行服饰多是上下分体结构,这样穿着更加简便,能够适应各种工作劳动,所以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不过仍然有很多国家拒绝接受这种外来的文化,对于本国文化的保护近乎于病态,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当时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一举成为强大的国家,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很快就被其他国家所接受,那个时候人们考虑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是中国先民最朴实的文化理念,以强大的包容度融合先进文化,才会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只要根本理念不变,一切外物即可为我所用。

古代时期的传统服饰不是为了美观性和民族团结,更多的是为了区分社会阶级。什么层次的人可以穿怎样的服装,用怎样的颜色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不逾越阶级限制,怎么穿着都是可以的。

所以严格来说,我国并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传统服饰出现,这些服饰文化大多集中于社会上层,是普通人无法触及的,所以在社会变革中也更容易被磨灭。

中国人是非常追求自由浪漫的,不过从元朝以后,这种性格就在不断被压抑,甚至让我们忘记了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文化根本,我们民族的根,不在汉唐,而在先秦。那才是中国文化最灿烂最鼎盛的时代,各种思潮的碰撞,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传承的基础,而且那个时候是没有所谓的传统服饰的,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就进入了最严酷的思想禁锢时代,虽然也创造了很多辉煌的成果,但是社会进步的源头却已经被阻塞,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洒脱,变成了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无奈。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尊重传统文化,那就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点,而摒弃其中的糟粕,服饰不重要,理念才最重要,当有一天你还穿着传统的衣服,但是已经忘了所有传统的文化,你有什么理由把自己叫做中国人呢?

我们的汉族文化经历了近代时期的又一次“焚书坑儒”,原因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寻求一条能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最关键的是当时的背景下很难辨别哪些文化是值得保留下来的,所以在众多的文化中,汉服文化就被忘记了。

我记得我的曾祖母跟我说那时候她的爸爸把她送出国门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回来之后穿着就变了,因为觉得那是先进的文化,是代表新的知识文化,毕竟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真的很封建。也是从那开始汉服的衣服就被简化了,渐渐的被遗忘。我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汉服没有现代社会的衣服节省材料,穿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在近代的时候战争根本没有办法将汉服的服饰穿在身上。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统治中华民族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少数民族,本来少数民族就有自己的专有服饰,所以在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时期为了能够彰显王朝的威严服饰方面更多的是穿上少数民族的服饰,相对汉服来说这个时期汉民族的服饰发展很慢,所以也就渐渐的会被舍弃甚至是遗忘。

现代的社会已经形成了新的服饰,所以汉服的发展也就只能是民族文化的标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更多的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给世界人,特别是一些古装电视剧的拍摄,展现了汉服文化的多样性。今天我们能做的是了解多一些我们的汉服,辨识更多汉服的种类,了解每种汉服的文化蕴涵。

这能怪谁,还不是清朝干的好事。一个多数民族被压制了二百多年,还是残酷压制,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汉家衣冠成为新朝最强大的敌人,因为清朝害怕汉族民族意识觉醒,从而退翻其统治。——以当时的角度看问题 进入近代以后,连番的战败与落后,中华文化被视为落后,被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不耻,最严重的导致了对中华文化的全面否定上,认为只要贴上传统的就一律是落后的,封建的。是不能为现代所接受的,解决方法就是抛弃。 汉文化经受了长达三百年的动乱,根恐怕早已被切断,以至于今日。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被生生切断了三百多年,这样的损失无可弥补,也是中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初还能保留半壁江山,第一次完全被外族占领也不过一百多年,经历了明朝的恢复,之后就是隔断了三百年之久。

谈不上遗忘和丢弃,而是中华民族实在不是守旧的个性,每个朝代都有完全不同的服饰风格,有民族融合的原因,也有战争劳作的需求,当然也有纯粹为了时尚的流行!所以中华服饰的不断演变才是唯一不变的,所以不是遗忘和丢弃,而是各种不断的吸收、包容、演化!汉服这个词本身就没有个标准,是汉人或者汉民族穿的衣服么?!那是春秋、秦汉、唐宋还是明清或者民国算是标准制式呢?!如果单指汉朝的服饰,那对不起,现在能看见的宽袍大袖的汉朝服饰只是贵族的服装,难道你能认为汉朝农民穿成这样去种地么?!看看唐朝,长安才是国际时尚之都,贵族妇女想穿男装穿男装、想穿胡服穿胡服,那才是真正大国气象、天朝风度,衣冠袍服当然可以传递文化信息,但是绝对不是文化认同的标准!当今社会,有愿意穿古装的(真的只能算古装,说汉服实在是牵强),不影响他们的情况下当然无所谓,但是要把衣冠服饰上升到传承中华文化的地步,未免拔得忒高了些!中国人的衣饰最直接标准是适合生活、工作、劳动的节奏!服装得体、符合场合,那是基本教养!

汉服只是一段时间的代表,而不是我们的日常服饰。不是遗弃,而是不适合。汉服不好穿啊。说实话,古代的平民百姓也是穿短衣短褐的。就像半截袖,短裤一样。只是腰间多了一条带子而已,所以汉服一般都是重要场合,和古代有钱人的主要服饰。看着网上的妹子穿汉服好看,但实际上,那些衣服都是比较贵的,制作时间也很长。根本不适合每一个中国人穿。(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为什么我们的汉服文化会被遗忘和丢弃?

赞 (0)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