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古今注》中提及,舜作五明扇,赐给有学识的人。所以,也许夏朝之前就有了扇子。扇子有2个发展方向,一种是仪仗式的扇文化,一种是向着轻便实用的扇文化。今天我们来看看团扇的前世今生。
团扇故事
西汉——落寞宫嫔
西汉时期,汉成帝独宠赵飞燕后,失宠的嫔妃班婕妤日渐寂寥。秋风乍起时,班婕妤用不合时宜的团扇比作不被帝王需要的自己,并创作了《团扇歌》以抒其哀。这也为之后,团扇和大家闺秀之间解不开的忧怨情结埋下了伏笔。
(团扇歌: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晋代——团扇传情
在晋朝,有权臣王珉使用团扇与嫂婢传情的故事,东窗事发之后,嫂婢更是创作了《团扇郎歌》作为传情的诗词。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情歌之一,也是象征美好爱情的经典诗词。可以看出,团扇在文学发展史上,象征“悲情”和“唯美爱情”的意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唐代——诗人与扇
唐代,以唐诗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开始和团扇结合在一起,给了团扇新的文学艺术价值。以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团扇歌》为代表,借助于团扇的外在形象,抒发宫女年老色衰,遭君主抛弃的悲惨事实,并借之婉转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志。
宋代——扇之鼎盛
宋代,上至皇家贵妃,下至平民百姓,都热衷于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团扇。在团扇上使用精妙的刺绣手法,《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大部分都手持团扇。
赵匡胤通过兵变获得皇位的,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军权者的危害,因此宋朝特别注重文学意识培养,宋代“词”的发展到了顶峰。相比起普通的纸张,轻巧便利、精致柔美的团扇作为道具来搭配装饰婉约的宋词真是太适合不过了,所以这也是团扇在宋代风靡的原因之一。
文人也在词中对团扇进行了大量的艺术描写,愁怨的美人、,亲友的分离、骚客的不得志,团扇承载了种种情怀,扇文化也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带你了解团扇动人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