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说汉服美
到底美在哪里
……
呢(⊙_⊙)?
绣花美啊!
颜色美啊!
款式美啊!
可是为什么
绣花、颜色、款式都很美腻的汉服穿在自己身上
常常美若天(cun)仙(gu)
帅若潘(diao)安(si)
亲爱的,这不全是颜值的错,这还有可能是没好好选对衣服的错。
选汉服只看绣花、颜色、款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们都只是容易产生“乍见之欢”的外在美,而真正能让人和衣“久处不厌”的内在美,虽远在千古,其实也近在眼前:
领线美
领,是一件汉服最先入人眼目的部位,为什么穿汉服不宜披头散发?从审美来讲,绾起发髻才能最大程度展现领子的线条美,如果汉服拟人,衣领就是这个人的眼睛,如果双眸被散落的发丝遮遮掩掩,再有灵气的脸蛋也会变得平庸无奇。
所以好的汉服,无论直领、圆领,都不是只有平铺的时候才平整、美观,而是任你俯身仰面、举手投足,从外襟的系结处一直到外露的内襟领缘,都会呈现自然平滑的线条,并始终保持和脖子若即若离,太紧了像村姑老朽,太松了像傻姑醉汉,开合有度才是衣冠井然。
女式对襟还要特别考虑胸部线条,有些对襟衫很好看,但是一上身就容易在胸腹前炸开成一个菱形,领线美感瞬间毁灭,所以起伏比较大的妹纸……选对襟建议平铺放大点,宁愿裹成对穿交,也不要炸成菱形。
再说护领,这是领子上的点睛妙笔,不仅可以给领线塑形,还可以像画笔一样把线条勾勒出来,让美感更突出、更强烈,但也有帮倒忙的情况,万一领子做得不怎么样,瑕疵也会暴露无遗,相当吃藕。
袖线美
领袖领袖,领在前,袖紧随其后,是一件汉服仅次于衣领的重要部位,它会随着手臂的动作被动态展示出来,袖口会最先进入视野,手臂抬落的幅度不一样,袖口和手腕交汇的角度也会不一样,如果这个角度很容易变成钝角,村姑的味道就又会很容易冒出来了,小袖子还不明显,如果是广袖……村姑既视感会成倍放大!
一般来说,袖口的状态比较好的话,袖口和袖根之间的部位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会像溪流一样跟着你的动作灵活流转,临风生韵,无笔也成画,但琵琶袖、垂胡袖、广袖等等这些特殊袖型除外,如果通袖不够长,版型一定要足够完美,不然下垂的弧线会显得很僵硬,如果通袖够长,可以在肩臂上积叠出自然的褶皱,袖子版型上的小瑕疵就比较容易掩盖。
摆线美
衣摆,虽然不在目光中央,却也是一件汉服的压轴好戏,领袖的线条之美因之得以圆满,褙子、披风、袍衫以及“袄裙”里的“袄”,衣摆都是外露的,腋下也通常会开衩,铺在平面上完全展开的时候,如花绽放,每一片衣襟都是一片花瓣,花瓣末端的衣摆虽彼此分开,但在无形中似乎有道彩虹似的半圆弧把它们连缀起来,上身之后则在水平面上围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弧。
平视看过去,衣摆在身体前后微微弯曲,而在身体左右侧微微扬起,如美人低眉一笑,朱唇弯月牙,两靥悄生情,相对笔直一条线横过去来说,这种状态更加赏心悦目,但对版型要求也更高,因为袄子容易在开衩部位翘起来打断线条,褙子容易在收摆的地方翘成倒V,成衣一旦出现这种状态,绣花再好看都救不了的。
裙线美
峨冠博带,长裙雅步,女式汉服的柔婉温情总离不开裙的衬托,裙子为什么好看?还不是因为褶子好看!它能让普通的布料变成一汪清泉,轻轻一转,九尺清涟尽束腰间,微微一步,一身灵动悉在裙下,做工考究的马面百迭与破裁自不必说,就是最普通的顺褶裙,只要褶子打得匀称端正、密度适当,也能占尽风韵。
最近很流行用条纹布料做下裙,这样既可以强调裙子的流线美,也可以把裙褶混在条纹里,即便炸褶也不容易被发现,在裙褶工艺有限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补救方法,但如果想用大量机绣弥补单调的裙摆则很容易弄巧成拙,机绣再精致也无法像布料本身一样薄软灵动,更何况普遍偏硬的廉价绣花。它们会牵带周围布料陷入僵化状态,让裙子的自然褶线戛然而止或骤然扭曲,像倾泻的瀑布水帘不断被怪石阻挡,到处水花四溅,流畅、灵动的美感也就荡然无存了。
腰带同理,细长柔软的丝带不仅可以勾画优美的腰线,更能在裙外多添一笔神韵,但如果用硬挺、宽粗的布料来做,那就很添堵了,如果腰带末端还装饰了针脚分明的厚实机绣,在平整的料面上拉扯出烫不平的褶皱,那不如别系腰带了。
总而言之 线条一定要美美美!
领线美、袖线美、摆线美、裙线美,说起来都是线条美,它们的美好需要用心挑选的衣料和整洁得体的发髻来衬托,但平面剪裁的东方服装,真要拼颜值的话,线条就是底子,是底气,绣花之类不过是花花粉黛,底子好是锦上添花,底子不好就是东施效颦。
随着汉服市场的不断扩大,大家选择汉服的余地很宽裕,大可不必饥不择食,一看见绣花、配色、款式俱美的萌物就往上扑,试着在剁手前多看几眼模特身上的衣料线条,看淡“乍见之欢”的华艳,静等一件“久处不厌”的汉衣。
汉服的复兴需要包容,因为它需要推广,汉服的复兴也需要挑剔,因为它需要传承。
汉服隐迹三百余年,它的倩影依旧固执地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潜在记忆中,不是因为忘不了未曾谋面的华丽锦绣,而是放不下举世无双的灵动流线,这份美,和服没有,韩服也没有,但是千百年来不断记录汉服影像的那些画卷里一直都有,那些身穿汉衣的画中人,即便褪去颜色、花纹残缺,依旧镌刻着汉家衣冠独有的美——灵动的流线美。
这种美,从悠远的时光里传到我们的记忆里,未来我们的子孙将从我们手上持续继承下去的,也不应缺失这种独一无二的神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汉服有四美 — 种草宜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