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服妆容之“花钿”

图片丨汉服妆容“花钿”
图片丨汉服妆容“花钿”

古装剧中女子额头常有花纹妆饰,这种汉服妆容额头上的花被称为“花钿(读音diàn)”,也称为“钿花”,是唐代最流行的一种装饰品。

花钿有多种颜色,红绿黄,但以红色为主,形状为花瓣动物等,材料有油漆、纸、金、珍珠、花瓣、鱼骨、贝壳、羽毛等。

花钿可以戴在脸颊上,被称为面靥或笑靥,通常呈距离嘴唇两侧约一厘米的酒窝,形状多种多样,包括硬币桃子花鸟等。

《汉服》一书中详述了一个关于花钿的传说:

花钿或额饰,据说起源于南朝,初春时,寿阳公主在宫中散步,微风吹来,额头上出现一朵梅花。由于某种原因,梅花无法以任何方式洗掉或去除,但她长得漂亮,意外一下子在平民少女中风靡一时,故称寿阳妆或梅花妆。这种妆容在唐宋时期一直流行于女性之中。

唐代花钿的图案甚是丰富,有圆形、几何形状、桃花、鱼鳞、角、羽毛、八宝花、五瓣梅花、多瓣梅花、三叶、四瓣花、钱币、扇子等。

花钿一般是古代女子的专属妆容,男子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使用花钿标记的习惯。

在一些影视剧中,男性额头的标记通常代表着身份的特殊以及和超自然力量相关,比如二郎神额头正中的第三眼偶尔被描绘成额头标记,哪吒也通常被描绘成在额头中间有一个红点或标记,男性额头标记与神祇的联系由来已久,在很多涉及神话的影视剧小说中都有体现。

更多相关文章:

《汉服专栏》https://fobore.com/tag/hanfu

《汉服妆容专栏》https://fobore.com/tag/%e6%b1%89%e6%9c%8d%e5%a6%86%e5%ae%b9

文丨还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浅谈汉服妆容之“花钿”

赞 (2)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