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但随着外来乐器的兴起,逐渐失传。上世纪初期,老一辈艺术家开始仿制古埙。古筝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曹正曾对埙的制作非常钟爱,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起制作仿古陶埙。现今的很多制埙名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张友刚便是其中之一。张友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研究制埙,摸索出独特的沙囊制埙和注浆制埙。
沙囊制埙
张友刚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时曾亲见曹正先生制埙。张友刚看到老先生的方法虽好,但外形上不够完美,是否能有更好的方法呢?这样做出来的埙既实用又美观。
回到家中,他日思夜想……一日醒来,梦中有个完整制埙法仍然非常清晰,张友刚连忙动手制作,终于成功做出第一只埙。 张友刚将一块布裁成西瓜瓣后缝合,上面留一个口,缝成埙形。然后往布袋中装上沙子,布袋上面开口处贴上纸,把沙子压紧实。在布上糊泥后,把纸捅开,将沙子倒出来。“沙子必须马上倒出来,否则泥很容易裂开。随着泥逐渐干燥,把布袋拽出来,就成了埙形。”曹正先生见这个方法说,“挺好!我看,你这个办法就叫沙囊制埙吧!”
制作成功后,张友刚所在单位北京歌舞团的领导非常高兴。有了乐器就有了天地。很快,埙的演奏便成为团里的特色节目之一。在当时,团里的大小演出,每场必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制埙的人很少,需要的人却很多。除了演奏使用外,在旅游景点也很畅销,于是张友刚的埙制作也跟着火了起来……
“沙囊制埙”法延用了很长时间,但是工序很繁琐。灌入沙子时,要把沙子用力压紧,越紧形状才好,稍有松的地方,就会瘪进去。由于是在布袋上糊泥,外观加工很麻烦。“外表面手工拍出来,不规整,内侧是沙囊做出来,会凹凸。更重要的是,沙囊制埙不能保证规范,没有标准。”张友刚说。
注浆制埙
张友刚又开始琢磨,他想到了传统陶瓷注浆法。制埙和制陶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陶瓷比较薄,埙为了保证音色淳厚则需要有一定厚度。
注浆制埙简单说,就是从石膏模子上的开口处,用漏斗倒入泥浆,用皮筋勒上。石膏是吸水的,泥浆注进去后逐渐挂在壁上,慢慢干燥。时间越长壁厚挂的越厚。时间到了,把未凝固的泥浆倒出来,里面的泥就是埙形。内侧、外表面都很规整,稍加修正就行,抛光出来很自然。晾干,干透再入窑烧制。从泥浆到埙,整个工序做下来要一个多月。
张友刚参观了很多地方的砖窑、瓷窑。还亲自跑到农村去学习烧砖手艺。回来后,他自己砌炉子制埙。烧制陶瓷,炉温要达到1200度,而制埙需要800度左右,这样在演奏时,气息不会把埙吹裂。
最初,窑温掌握不好。烧过火,红泥的颜色没了,不好看。烧不够,容易裂,敲击声音也不脆。后来,张友刚焊了一个桌子大小的电炉子,安上测温计,温度随时能够监控。
现在,张友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少瓦的熔丝,烧多少小时,能到多少度,他心里都有数。“温度计数字迅速上升到500度,再往上升就很慢,这是因为炉子保温不够好。”新焊的电炉子烧十个小时达到700度后,断电,慢慢冷却。两天两夜,打开炉子还烫手。
注浆法要用可以流动的稀泥浆,否则倒不出来。埙的音高决定于腔体大小。腔体越大声音越低。张友刚根据不同的音高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具,做大模子音就低。但是,用大模子制埙,泥浆自重往下塌,立不住。注浆制埙一般做到降B,最大做到大G调。张友刚说,做腔体大的埙还是用拉坯法比较好,因为拉坯使用的泥比较干,有韧性,不像注浆用泥那么稀,收缩系数小。但是,拉坯法不能像注浆法那样规矩、标准,百埙百样。
泥的性格
张友刚做的埙漂亮,功劳离不开泥。用泥不同,埙的颜色不同。因为使用红泥,张友刚做出来的埙呈现特有的红色。北京的钢筋水泥、寸土寸金,泥料不好找。
二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友刚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工地上看到挖地基挖出的红泥,就过去与工地联系,铲了两车。“地下四五米的原始泥比地表泥干净,没有化肥、有机物等杂质,只有点沙子,过滤几遍就行了。” “泥这个东西特别有意思,有性格。”张友刚解释道,泥湿的时候,泡进水里,泡多久都不会开。如果晾干,只要干透了,放水里,顷刻散开成粉末状,搅拌后便是泥浆。判断泥的干湿,不能只看表面,往地上一扔,粉碎才是干透了。
如今,制埙的人多起来,用的材料有木质的、有合成的等等,五花八门,外观也越做越漂亮。“保持埙的原生态固然好,但是我不保守,愿意它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不要丢掉本。埙是泥做的,有泥土的味道,声音浑厚圆润,不贼不刺耳,有厚重的、大地的感觉。用其他材料制作多少会改变音色。”张友刚制作的是原始七声音阶的埙,“埙的音域,需要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才能达到更多的八度,更适合现代音乐的表现……”(转 卢旸 昭华民族音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土火脱胎,悠然天籁 — 张友刚谈埙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