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的声音
没有什么比这种声音更能打动人的了。它来自远古,带着泥土的味道,带着秋风的味道。浊而喧喧然,数千年来在晴朗的日光或月光之下,洞穿人们的灵魂。这便是埙。
于连军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吹埙人,他在保定旧城东大街上开了一家埙馆,这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不刻意寻找你就会擦身而过,埙馆的对面有面包店、广告公司和麻将馆,旁边还有一家寿衣店。埙馆往西百步远,是保定古刹大慈阁,它在地势上也是保定府的制高点,大慈阁下面的十字街上布满了小吃摊、算卦摊和一些求佛烧香的善男信女。东大街上人来车往、络绎不绝,于连军不在店里时,没有多少人会留意他门前的老树桩和木刻的牌匾,而埙声响起,如织的人流会骤然停顿,驻足聆听。我在散文集《乐音十三听》中,曾写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秋 声
立秋之日,于连军躺在上谷大慈阁的背阴里吹埙,感动了一个人,这人是保定城中卖狗肉的刘三。那时,刘三刚在馆子里做完狗肉出来,带着一身的土腥气,给正午的日头一晒,更弄得他浊气盘桓、晕头胀脑。就在这时,埙的声音飘进他耳朵里,像水一样,让他心神一涤。循声望去,他看到了躺在墙阴下的于连军和摆在日光里的一大片埙。
“这东西挺神,像鹅蛋又像心。”刘三暗自说。
这时吹埙的于连军没有看他,仍在“呜呜”地吹。
“多少钱一个?”刘三问。
于连军抬眼看了他一下,仍然没有说话,继续吹他的埙。乐谱在他的头边放着,被风掀起来,又落下。
“真是神仙一个。”刘三自语着。
他顺着于连军的目光向上看去,大慈阁的红墙和顶上灰瓦,灰瓦间摇曳着几束绿草,绿草上是无垠的蓝天……
埙声在响,幽深,旷远,哀婉,绵绵不绝……
于连军在吹。
刘三在听。
日影子在他们中间悄悄地动。
“泥土之音啊。”刘三觉得有泪水在眼眶中充盈。
于连军停了埙,猛地坐起来,大瞪眼睛打量着面前的人,问:“你说什么?”
“埙声让我想到了我娘。”
四目相视,默然无语,似乎在回味消逝的埙声。
片刻,于连军走到日光里,指着那片埙说:“不要钱,你挑。”
关于埙,于连军如是说
到底是多大和埙结的缘分,具体我也说不清楚,只记得是六岁或七岁,反正是上学以前,在老家江城村口有一个大集,每礼拜两回。在文革的后期,读书并不重要,在集上玩儿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我愿意看那清清爽爽的卖蔬果的摊子,那花花绿绿的卖布匹的摊子,还有散发着香气的烧饼摊儿、馄饨摊儿,酸辣粉摊儿。当时家境并不宽裕,我不能在这些摊位间尽兴,只能转悠着饱饱眼福,一次,卖布的有事,让我替他看一下摊子,我小,又怕布丢了,就趴在他的布堆上看了半个时辰,他回来,挺感激,随手送我一个东西,说:“拿回去玩儿吧!”我接过来,一看是一个土蛋子,不沉,心是空的,有六个孔,放在嘴上一吹,我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撕心裂肺,仿佛能牵着我的魂儿走,我闹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它真的很神奇,就象是我遗失的胞衣,在我苦闷的时候,在月圆或下雨的晚上,我总将它捧出来,吹一吹,那声音在缺少灯光的村庄里,传得很远,幽幽地震颤着我和村人们的心……若干年后,我知道了这东西叫埙。
开始做埙是在二十多年之后,我在老家的宅院里盘了一座土窑,从太行山脚下采集红土,从江城村北的古河道里采集黑土,和自家庄稼地里的黄土掺和在一起,加水调合成泥,在青石板上反复揉摔,去除杂质,把泥中的气泡赶尽,然后把泥料放在陶轮上拉成埙坯,埙坯摆在炕上晾干,晾干到不沾手时,开孔定音,这时的埙其实就能吹出悠扬的曲调了,泥埙很好看,但不易保存。真正的埙要经过窑火的炼制,烧窑前还要烘窑,用桃木枝烘烤,据说可以驱邪消灾,幸好我家周围有大片的桃林,这也许是上天的赐福,早春二月,家家都要给桃树剪枝,我去地里把它捡回来,在院子里堆成垛,有花骨朵大的,我挑出来泡在水盆里还能开花,我很欣慰,觉得让它死掉的生命又灿烂了一回。烘窑一般选在上午,傍晚时把晾干的埙坯装上窑床,砌好窑门。烧窑时用煤,第二天早上日出之前点火,前火要小,中火要稳,后火要急。添煤看火,里边还有好多麻麻道道儿。中午时分,有一次简单的祭拜,祈求烧出好的作品,保佑平安等。这一窑能烧出百儿八十个,碎品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埙出窑后,还要再次校音,拿到市上,有一半要送给有缘的人。
在二零零四年底,我在大慈阁附近开了一家埙馆,目的不为挣钱,在于结交看埙、听埙、懂埙的人,几年来,通过我与埙结缘的人,有千余人,同时,我还到学校里给学生讲课,让他们听一听几千年来祖先传下的泥土的声音,不管人们怎样看待我和我的埙馆,我都不会在意,但我却要呼吁人们,善待埙,倾听它,吹奏它,体味它内在的品质,我觉得它是上苍赋予人类灵魂的又一双眼睛。
关于埙,史书这样说
中国古代音乐史开篇之首,便是埙,它描述说:“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乃至世界史前文化艺术史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乐书》记载:“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拾遗记》中也有“庖牺氏易土为埙”的记载。《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砣,六孔,小者如鸡子。”《三礼图》记载:“大如鹅卵,谓之雅埙,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旧唐书·音乐志》:“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埏土为之……”。《诗经》:“天之诱民,如埙如篪。”《乐书》:“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合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合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终生之和而已”。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乐器之一。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依据制造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古人说:“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浊靡失,将金石以同恭,启笙竽而取匹”。把埙看作与钟、磬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其它乐器是无法与它相比的。出土最早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陕西半坡出土的埙也已六千岁矣!
——选自《燕赵·印迹》之《于连军和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埙的印迹,来自远古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