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指法:勾的演变与发展

早期古琴“勾”的选指较随意,食、中和名向内入弦皆可称勾。《狛氏琴手法》中记载的六朝陈仲儒的《琴用指法》对“勾”解释为:“右指向一弦向上或头或中或无名三指通用”。田芝翁《太古遗音》记载的唐赵耶利“弹琴右手法”中对“勾”则释为:“食指勾一弦向下,中通用。”于此,勾的选指范围缩小到食指与中指。至宋代,则有将勾固定为中指的趋向。宋仁宗时的《琴书》中对“勾”释为:“中指管勾,第四指勾入为打。”另《名数发端》、刘籍《琴议》等亦多同此论。则全和尚指法论中对右手指法又强调:凡下指先落指在弦上方用力,不可自空中下指,又不可弹出,只得寄指在次弦上。

明徐时祺《绿绮新声琴谱》中对于”勾“的解释又丰富了一些,增加了甲肉相半,在音色上更加讲究了。明崇昭王妃钟氏指法(《见思齐堂琴谱》)中释’ 勾’为:“中指甲肉入弦得声,其声中正,其音次清,定之以徵入音,中为石音,用法当以约弦而下。”不仅强调了甲肉,同时也对勾的入弦手势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即“约弦而下”,而此中“约”字有掠、拂之意,如唐韩愈“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句,“约”字之义甚明。

清徐上瀛提出了“重抵轻出”。《万峰阁指法秘笺》中“勾”释为: “中指向内入弦曰勾,勾贵甲肉相半,今人但知左大指欲用甲肉,不知勾亦为然也。勾如纯甲则声出多而浮暴,法以中指尖带肉抵弦,重抵轻出,先肉后甲而得声者,必至中至和也,又须一徽内勾弦则亦得中和之声,亦不可太下而弹致音柔懦不振,语又云弹欲断弦者,固取其下指坚实,不使失于轻浮耳,殊不知过重之病反见杀伐之声,吾故曰重抵轻出,才是坚实之中和也。”此理论得到了后来琴人的认同,在清代诸多琴谱中对于勾的释义皆与此类同。清程允基《诚一堂琴谱》则强调了在入弦的动作中勾比抹稍重。

至近现代,大部分琴家都强调勾当屈其根节,坚其末节,用指头抵弦,甲尖勾入。不过弹奏过程中如果勾某弦之前该弦仍在震动发声,可以凌空下指,以续前后声相副之义。然此法为变,而非勾之常解。学者自当辨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古琴指法:勾的演变与发展

赞 (1)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