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咒》中大量运用了指法“撮”,营造出一种晨钟暮鼓古刹听禅之感,使人身心皆得安宁。
学习完左手的按音之后,殷悦老师开始为大家讲述右手的综合指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撮”即是其中一例。“撮”是右手弹奏的一种复合指法,共有大撮和小撮两种弹法,其中大撮与小撮又分别有自己的反撮弹奏法。
那么,“撮”是如何弹奏的呢?殷悦老师举起自己的右手,分别为大家进行示范。
大撮是运用指法“勾”和“托”同时弹奏得音,其反撮则是指法“剔”和“擘”同时弹奏两弦得音。大撮及其反撮,一般常见于相隔四根弦的一、六弦以及二、七弦,偶尔也会有相隔三根弦的大撮。
弹奏指法“撮”之时需要注意:与其他指法要求沉肩坠肘不同,撮的指法需要稍稍将手臂和手肘关节抬起,以便于大指“托”和“劈”的发力。
殷悦老师还指出说,弹奏大撮时,大指和七弦、中指和二弦,这两个的距离应该是对等的。弹奏大撮时,大家都还会比较注意,没有问题,不过有些人反撮时会出现“中指弹出去很远,而大指则只是一点点”的现象。对于此,殷悦老师说,要试着把动作再打开一些,同时大指的弯度要够、手肘也要抬起来。院生们按照殷悦老师的指导进行改正,弹奏出的琴音也醇厚而有力。
有的院生反馈自己总是用不上力,对此,殷悦老师教了大家一个练习小技巧——伸出你的右手,将手掌、手指都伸展开,用力握紧拳头,握到自己的极限,然后再有爆发力地打开手掌,使得手掌的伸缩都到极限。
殷悦老师说,一般这个动作做到十个,身上就会开始冒汗了。想来,长期练习下去,对弹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好了,以上就是大撮的要点学习,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小撮的指法。
小撮是运用指法“勾”和“挑”同时弹奏得音,其反撮则是指法“剔”和“抹”同时弹奏两弦得音。小撮多用于相隔一根或两根弦的弹奏,由于其反撮同时弹奏“剔”、“抹”是不相合的(大家可以自行练习、感受一下),因此小撮的反撮不常用,多以正撮代替。
一开始弹奏小撮之时,可以先在七弦和五弦上进行练习。初学者可能会出现两弦不能同时得音的情况,这时需要将手臂放松,手腕放平,找到两指力度均匀、相合的感觉。此时,可以认真看每个动作、每个细节,再进行练习。熟练之后,再依靠听觉以及手指与琴弦的触觉来感受右手。
弹奏小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小撮中的“挑”和常规弹奏的“挑”略不同,弹奏小撮时,需要提前将食指放在弦上。
2. 食指触弦部分是在指端。
3. 大指的圆(龙眼)依旧保持。
至此,关于指法“撮”的学习就告一段落了,大家学会之后定要勤加练习,不可荒废。
此外,提到“撮”,就不能不说古琴曲《普庵咒》。《普庵咒》中大量运用了指法“撮”,营造出一种晨钟暮鼓古刹听禅之感,使人身心皆得安宁。《天闻阁琴谱》评此曲说:“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
领会了指法“撮”的朋友们,赶紧去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指法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令人身心俱静的古琴指法 — 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