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小说:琴教

花犰,明末清初滇南人,据说祖上为弹琴、斫琴世家。自宋至清《滇南花氏家谱》中有记载的琴人约近千人,为滇南所罕见。花犰博览古籍,为人阴骘圆慧,在当地类似族长,远近十里,凡遇纠纷不测之事,皆找他评判。花犰不仅琴道绝伦,且善于处理乡党之争,素为花家族人称道,绰号:琴枭。

明末清兵席卷滇南,花犰抱负国仇,阴结洪门,连纵草莽,秘密结社以抗击满人。明亡后,花犰仍满怀怨憎,摘录历代琴学古籍中之暴力血腥典故,合为一书,详细批注,圈点精神,称《琴弑》,凡十二卷,文辞精湛幽雅,气势尖锐。后又收门徒百余人,以讲琴学啸为由,开办私塾琴院,继续与清兵为敌,煽动琴徒效法广陵喋血精神,刺杀满族官僚。

花犰其人弹琴,类似蜀派,多躁急之音,奔狂激越,与其个性截然相悖,然多有嗜琴者归之学。盖滇南多山林野镇,民风尚武,虽书香门第之人也素带英雄气,琴人亦不例外。

花犰反清复明之心在琴人中昭然可见,受众徒景仰。

因其琴学颇带秘密宗门性质,故滇南人多称花门琴学为“琴教”。

康熙年间,吴三桂反,清人再入滇,以焦土政策铲除叛逆。花犰放弃琴院,与家人避之山麓,连纵山间猛夫抗击清兵,后阵亡于乱军之中。

清兵蒙昧,进入琴院,纵火烧琴千余张,《琴弑》也为清兵焚毁,自此不传。

据说花家遗留有花犰自制杉木琴一张,用满人人牙为徽,人骨为岳山、龙龈、雁足与琴轸。其琴铭曰“赤瀑”,后花家破,此琴流失,不知所终。

1987年,我在幽燕读书,京城尝有“鬼市”,其所在原为“簋街”,每晚云集各种贩卖旧货文物者,夜聚晓散,警察多禁而不止。一日,偶遇一抱琴女子,面色娇小,问其名,自称姓名叫“花萦”,有一祖传良琴欲出手,开价二千!视其琴,通体血红如炭,小蛇腹断纹精美无比,琴尾卷曲,状如一道飞瀑……。琴背刻有古字。那时人多清贫,琴贱如朽木。我怀疑其琴有诈,又无钱财。正欲与之交涉,警察忽来,花萦躲闪不及,捕之而去。我看着她被两个警察带走,一人铐其手,一人抱其琴,云她是“盲流、贩子”,于是再也无缘见到。后来偶览滇南明末古籍,见有其事,感而记之,铭刻永昼。

文/杨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古琴小说:琴教

赞 (1)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