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今人能几何?左琴右书,你我识多少?古琴之音虽给人以安静悠远之感,却早已荒疏于人间。从位居琴棋书画之首,到不得不抢救性保护,多少可以看到今人文化素养的沦陷,已到了无颜面对祖宗的地步了。——纯道题记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被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又称琴、绿绮、丝桐、瑶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汉文化的瑰宝。
古琴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古琴音域之宽广,音色之深沉,余音之悠远,在历史长河中,由一件乐器,逐步演变为历朝历代至高无上的皇帝和文人雅士视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器。
古琴的修养被称为“琴道”,古琴的学问被称为“琴学”,这就是古琴在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琴为圣乐,君子涵养中和之气,藉以修身养性,当以道言,非以艺言也。故在所有乐器中,唯古琴有“琴道”之称。
在古代中国山水画册里,巍峨的山峦,飘逸的高云,嶙峋的石头,苍翠的松柏,朴素的茅舍,静默的仙鹤……,而烘托的,却是古人怀抱玉琴的画面。没有琴声,却仿佛能听到一阵阵空灵的回响。
古琴之早于传说,稽古之圣,伏曦、神农、黄帝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始为五弦。后传周朝文王加一弦,称文弦;周武王再加一弦,称武弦,终为七弦。然古琴之实物,则见于二千四百余年前湖北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宋太宗时,朝野上下无不以能琴为荣,官方设局制琴,即为“官琴”。如今,我们有幸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幽篁里古琴文化艺术中心,以及现代古琴家、收藏家的手中,见到唐宋以来工艺精致、音色优美的古琴。这些保存了一千多年的古老乐器,都是无价之国宝。幽篁,即竹林。王维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为扶琴之妙,千古绝唱。
隋唐时期,古琴传入东亚诸国,并为之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华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象征。高山流水,见山立志,见水生情。可以说,古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境和艺术情趣。
古琴形制崇尚自然,面圆而底平,象征天圆地方;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的十三个徽,代表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弹奏古琴,即是面对天地日月;古琴的两个音孔,称为“龙池”和“凤沼”;琴弦的支撑称为“岳山”和“龙龈”,岳山代表高山,琴弦代表流水。
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修身正行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化身。中国古琴需要技巧,需要悟性,对弹奏者的学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对抚琴人的品德有着更深的希望。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道”与“器”的统一,而中国古琴,正是体现这一东方理念的符号。
古琴流传至今,遗存三千多首曲谱,如《流水》《幽兰》《广陵散》《离骚》《阳春》《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等等。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历朝历代,更涌现出伯牙、师襄、孔子、司马相如、蔡文姬、嵇康、李白、白居易、韩愈、董庭兰、赵耶利、薛易简、陈康士、陈拙等大批琴人,爱琴解音,代代传颂至今。
在艺术之门里,中国古琴形成了包括琴器、琴曲、琴学、琴道、琴人等诸多内容在内的古琴理论。琴乐是人心灵的外在体现,不同的琴家对于琴文化的理解,受其天资、性格、个人修养、思想境界、心理状态之影响。随着理解不同,因而流露于指下的神韵各异,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流派早现于汉代,唐朝时琴学流派已见于著录,一直到明清直至现代,虞山派、广陵派、诸城派、燕山派、蜀山派、岭南派等诸多流派百家争鸣,精彩纷呈。虞山派和广陵派均为中国古琴史上极其重要的流派。
泱泱中华,悠悠千古,有多少残花化作泥香。遥望当年,孔子师徒颠沛流离,被风雪困于残庙。饥寒交迫中,席地抚瑶,顿挫昂扬,直抒胸臆,物我两忘。《高山流水》,俞伯牙如约而至。青山依旧在,子期身已仙;伤然一曲了,摔琴谢知音!
《凤求凰》,司马相如席间一曲,赢得卓文君爱慕。《胡笳十八拍》,蔡文姬被胡骑掳于匈奴十二年,一曲道尽人间离乱忧伤,令人断肠。三国争雄,诸葛亮抚琴对周瑜,弹成吴蜀联手。《广陵散》,稽康刑前视死如归,留下千古绝唱。唐宋盛世,董庭兰名震琴坛;更有李白、白居易、陶渊明、苏东坡、欧阳修等等,也都以弹琴名世,天下无人不识君……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古琴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台,奏响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个音符;2011年1月28日,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消息传出,古琴爱好者近悦远来,求学探讨,一同感悟古琴之神韵。
多少风流往事,残月升,骤起冽冽风,尽吹散。如今,尘封的古琴,翻开了纪元的新篇章!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是中国第一个以传承、保护和发展古琴文化为目的之基金会。理事成员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秘书长、副会长等诸多古琴专家和知名企业家组成。杨致俭任第一届基金会理事长。(文/余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