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雅事?唯有弹琴尔!

花间一壶酒,轻弹七弦琴。作为读书人的梦想,“左琴右书”的生活方式浸透了古代文人的点滴情怀。如今,这极尽风雅的琴棋书画遍地开花,尤其是曾经濒危的古琴,俨然成为都市人休闲生活的首选。

孔子成年后才开始学琴、蔡文姬6岁能辩琴……说明古琴入门容易,对年龄也没有太大限制。

从古今中外很多实例表明,器乐演奏是开发智力、锻炼手眼耳脑协调性、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选择,而众多乐器相比较,从方便携带性、技术易学性、乐曲的丰富性、文化内涵的代表性、历史的经典性、老少皆宜等方面,古琴是最佳选择。

古时,凡是有条件的读书人家、才子闺秀都要从小学琴,从唐诗宋词到明清传奇、小说、戏文,描述古琴的文字大量存在,仅历代诗词中描述听古琴、弹古琴的就多大数千首,文艺、文学是生活内容的典型和集中,生活里大量存在着才会有文艺作品里大量的再现,从这个规律来看,也说明了在古代古琴就是比较容易学会的乐器。,正因为如此,《礼记》中才会有“君子无故不彻(撤)琴瑟”的说法。

认识古琴,更多的可能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心境自然。讲究的是在熏陶的过程中逐步染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且技法的娴熟并非是进入传统文化的唯一法门,而需经过长时间的打磨、研究和体会,才能把握其精髓。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很快就能掌握基本的弹琴技巧。琴曲的意境需要用具体弹琴的手型、指法等技巧来表达,而技巧需要通过一段时间专心练习。

不要把古琴看得高高在上,也不要把古琴当做避世的桃花源。希望每一个身处‘古琴热’、‘传统国学热’中的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古琴、走进国学大门,真正热爱来自中华文化源头的美学体系,这股热潮也才不会变成过眼烟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何为雅事?唯有弹琴尔!

赞 (1)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