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号钟
说到古琴号钟,先要说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杰出的琴人,大抵都是杰出的文人。总有些文人特有的洒脱与狷介。伯牙亦是如此,当年的一曲《高山流水》,他便认定了樵夫子期这个知己。可惜的是伯牙仅仅是弹过此琴而已,琴主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
相传一日,在大殿上,他让人敲起牛角,角声顿顿,歌者在尽情的演绎,时间亦停住脚步,只有乐声流动往回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他是擅长音律的,他亦懂得怎样让号钟更加完美,因而在这样的时刻,他弹奏起号钟,与之呼应。号钟凄凄,顿时悲凉凄恻的旋律,在广阔的齐国宫殿里奔走绕梁,闻者莫不感动泪流。
绕梁
在《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有一个著名的歌女去齐国,路过雍门的时候,断了盘缠。百般无奈之下,只得卖唱求生。她歌声清丽凄婉,回旋在空中,恍如孤雁长鸣。歌女离开后三天,她的歌声仍然缠绕回旋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这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歌声绕梁,足见歌声优美;琴以绕梁为名,足见此琴音色高昂激荡,余音不断。
楚庄王的绕梁,据说是一位叫华元的人上贡所得。庄王什么喜爱,整日弹琴作乐,醉于琴乐之中。甚至达到了,因琴乐耽误朝事的地步。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总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暴戾无道的君王背后,必定有一个妖媚的女子;而一个贤明的君主背后,亦是有一个贤德的后妃。仿佛一个男人的成功与否,注定是要看他背后是有这一个怎样的女人。
楚庄王是幸运的,他的背后的女人很是贤德。
据说,楚庄王得到“绕梁”之后,爱不释手,居然连续七天不上朝,置君国大事与脑后而不顾。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之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但是他始终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就此毁去。
绿绮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宴会上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抱得佳人归,与卓文君两人郎才女貌,被传为千古佳话。当日,弹奏的便是这绿绮。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焦尾
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后汉书 蔡邕传》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琴中,焦尾琴终归是不同的。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总是要遇到这样不凡于世的人,才借以名闻于世,至于它们的身世由来,却已无传。然而焦尾的记载,却是于璞石之中。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想起自己当初满腔热血,如今心多有戚戚焉。入神间却有一丝似有若无的异香将他惊醒。他走上前去,原来是挑夫在生火烧水,而在燃烧的却是一块老桐木。只是一眼,琴人不经意的一眼,便是内心的澎湃,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四大名琴的传说,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