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学习班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员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比如右手指法还未熟练,就匆匆学习左手指法,结果是单练右手时没问题,但一旦左右手同时练习,右手的手势和指法就又凌乱了。
补救方法:
首先规范右手手势,比如挑时的触弦点、龙凤眼、力度、角度、初始距离、收尾动作、快扶慢扶及扶弦规律,勾的触弦点、力度、角度、凌空下指规律、名指扶弦规律及勾后中指触弦点微调等。
接下来眼睛看着右手弹散音练习曲,不断纠正右手的动作直到标准,诀窍就是整曲速度“慢”,触弦离弦速度“快”,总的感觉是沉稳而不失力度。
当眼睛看着右手能熟练且标准的弹奏散音练习曲后,进入右手盲弹练习,接下来在弹奏散音练习曲时,眼睛看七徽以左的琴弦的震动,用于辅助右手定位。
以上的练习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左手练习了,而且因为右手已经真正的熟练,在练习左手时,不但右手的手势不会变形和凌乱,而且可以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左手上,以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二、简单的曲子还未弹出韵味,就急于学习更高级的曲子,结果是越弹越没味道,严重的时候,一旦等曲子学完,就再也提不起兴趣弹这首曲子了,很多学员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放弃。
补救方法:
要将一首曲子弹出韵味,并非只是一个单一的因素在起作用,而是靠点点滴滴的积累。
首先是指法和手势的标准,包含右手和左手指法及手势,标准的指法和手势是更高级的技巧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基本条件。
其次是节拍和节奏的正确掌握,有人会以为散板没有节奏,其实不然,这个道理就象写字练过正楷和行书的人去写草书,和一个从未练过字的人直接去写草书,那个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古琴曲的散板,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说话的语气,虽自由,但要做到散而不乱,要有一种节奏的凝聚力,而未练过西洋乐节拍的在弹古琴散板时,最容易失去节奏的凝聚力,从而节奏就真的散架了。
再就是要对每一个技巧要做针对性的练习,比如泛音、大指高骨过弦、左手名指压弦辅助大指过弦、单弦掐起、名指按双弦掐起、各种速度和频率的吟猱 、各种速度的绰注上下退复等。
而且要弹精一首曲子,要从小曲开始,一是节省时间,二是曲子小,学习效率高,三是由小曲到大曲,本就是个正常技巧积累的过程。
总之,这些技巧在练习的过程中,包括之前提到过的右手的手势和指法,都要做到熟练,甚至要熟练到潜意识的程度,就是不用刻意的去注意也能正常且标准的弹奏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多余的注意力去控制并体现一些其他方面r的要求,比如轻重缓急、韵味、情感等。
三、如何增加指力
这东西不同的人练的方法不太一样。我说是我的方法吧,经验证有很好的效果(大概需要一个月):走路很轻松,感觉身体四肢成为一个整体;长跑耐力增加,后劲十足。
铁牛耕地:跟俯卧撑一样,然后屈臂下沉,身体平直,之后双手推地,收腹屈身向后上移(有点像猫伸懒腰的样子),移至极限后再下降,下降的方式是屈臂,头通过两臂之间向前探,胸经过两臂之间后向上挺,抬头,同时腰腹随之下沉放松,贴近地面(不要接触)。如此循环往复。
要领:双手掌指超前平放,横向间距与肩同宽;双臂屈伸时,注意肘部向后,而不是向两侧;两肩下沉(即平时站、坐时肩部向下沉的感觉,不可以耸肩),这可以解决气血上撞的问题;呼吸注意向后移动时吸气,移至极限时闭气(闭气不要用力闭住气管,让气堵在那,而是让呼吸道放松,保持一种不呼不吸的状r态,一定要注意,如果做不到,就略去闭气这个环节,千万!),胸口移过两臂之间,头向上抬起时呼气。
和俯卧撑相比,胸、臂肌肉增长可能不如俯卧撑,因为每次动作时间长,而且每一次动作对体力的消耗大于俯卧撑,不会像俯卧撑能做那么多次数。好处是每次动作都是一个深呼吸,锻炼肺活量,而且全身没有僵死的地方,都是在活动中的,有刚有柔,对腰腹的锻炼也很明显。
铁牛耕地是很多传统武术的基本功之一,无论内家外家。各家名称不同,练法各有特色,实际大同小异,有利于增强指力练习。
▍作者:龚松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古琴学习中的常见误区,该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