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古琴“难听”,就算是弹琴的人也会自嘲说,古琴这东西“难学易忘不中听”。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算是难听?为什么人们会觉得古琴难听?
认为古琴“难听”一般分为四种情况:
一 | 琴曲“难听懂”。
在很多人眼里,古琴曲就像是音乐中的“抽象派”。听者在不了解琴曲背景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听不懂”的感觉。
比如周作人,就写了一篇《国乐的经验》讲自己听不懂古琴曲。(如果你也觉得难懂,别急,钧天君会在日后慢慢告诉大家听懂的秘密)
二 | 音色不悦耳。
明亮的音色更加容易让人产生欢快的情绪,也因此更容易受到喜爱。
好比在自然界中,同样是水的声音,相比于海潮,人们会认为泉眼和溪流的清脆声音更加悦耳。
与钢琴、古筝等相对大众的乐器相比,古琴的音色无疑是低沉的。就像海潮,即便人们认为这个声音是动人的,也不会用“悦耳”来形容。
三 | 旋律、节奏难以辨别。
不难发现,容易流行的音乐一般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旋律或节奏。那些被大众熟悉的西方古典音乐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比如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对,没错,就是那首:“一闪一闪亮晶晶”)。
旋律和节奏让曲调变得有规律,规律越明显的事物越容易被大脑记忆,这也是为什么节奏强烈的广场舞神曲都很容易洗脑。
古琴虽然也有着自己的旋律和节奏规律,却不是听一次就能分辨出来的。甚至需要人们学习弹奏之后,才能掌握古琴曲的节奏规律。“操千曲而后晓声”就是这个道理。
这导致很多初次接触古琴的朋友会觉得,所有琴曲听起来没差别。
四 | 就是不喜欢古琴的调调
就算人们被神曲洗脑,也未必觉得这些神曲动听。节奏感和旋律感也都较弱的“小众”民谣现在也纷纷进入大众视野。
想知道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古琴的调调,就要先明白,究竟是什么决定人们是否会喜欢某种曲调?
起初,人们从数学、物理等各种角度来分析原因,也有人认为,喜好什么样的曲调是天生的。直到有人类学家做了个实验:
有两组乐曲,一组被多数人认为和谐动听,另一组则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协调的。
人类学家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亚马逊部落,将这两组乐曲分别放给没有接触过外界音乐的当地人,结果是:当地人对外界认可的和谐音并没有特别偏好。
人类学家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对音乐曲调和谐动听与否的认知,受其所处音乐环境、以及其音乐学习经历所影响——属于后天形成。
简单粗暴地说,有些人不喜欢古琴曲很可能是因为听得不够多。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有些歌、或是琴曲,起初不觉得好听,后来听得多了,就渐渐喜欢了。对于钧天君来说,《神人畅》就是这样。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曝光效应”。就是指,一件事物出现次数多了,你可能会因为熟悉而增加好感。
觉得古琴“难听”却又想要走近古琴的朋友,不如尝试着多听听琴曲。
就从《神人畅》开始吧,看看你是否也和钧天君一样,会越听越喜欢。
现在或者曾经,你是否也觉得古琴难听?欢迎向我们吐槽/分享你的感受。(转自钧天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