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右手取音的厚实

同一张琴,为何不同的人弹出来声音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这或许可以分左右手分别来谈。在此我首先尤其想要强调右手的练习:因为对于很多琴人而言,琴韵的灵动多变多求之于左手,而右手练习充其量也不过在出音刚柔的不同上作一些文章而已;但是事实上右手出音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了一首琴曲的演奏质量的。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很多时候我听别人弹琴只要听第一个音,就往往可以对这个人的弹琴水平作一个大致的判断了。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但是如果把标准细化的话,那么从右手触弦的音质要求来说,或可分出两条最基本的标准:一为厚实,二为干净。

什么样的声音可以称为厚实?寺庙里撞钟的声音便可称为厚实。但是如果用一柄小锤去敲钟,则声音必不如巨木撞钟那样来得沉厚悠长。再打个比方而言,用小刀砍树和用斧子砍树,哪一种方法更容易奏效?显然是后者。其间的不同,或许并不在于刃口的厚薄利钝,而更在于工具本身的重量——斧子的重量显然是远远重于小刀的了。那么在弹琴时同样也是如此:在手指触弦的一刹那,手指和弦的接触面积也许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如果能够借助于手指之外的力量,则有可能做到外似轻松而内实沉厚,就像用斧子轻轻砍树很可能也比用小刀费力地砍树砍得更深一样。

理解了这一比喻,我们不由得就会产生如下的疑问:手指之外的力量又有可能来自于何处?在此不妨先引用一段已故古琴家吴兆基先生在《太极拳和古琴》一文中的观点:“写字、作画、弹琴就要懂得劲的整体运用,所谓:‘其根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如取坐的姿势时,主要是运用腰劲,克服三停,使劲下达足趾,上贯手指;与此同时,由于舒展了经脉,气也会逐渐发动起来了。”这段话看起来很玄,但是抛开只可意会的“气”之类的概念而言,实可谓练习指力的不刊之论。

目前网上的奇谈怪论很多,有人喜欢摇摇摆摆,指责坐姿端正的琴家为僵尸;有人则刻意标榜传统,指责情感投入的琴家为颠狂。这种狭隘的一偏之见,其实都是没有深入探讨每一种姿势背后的原理。在我看来,无论是怎样的姿势,有一点都是必须的,那就是腰要直。保持腰直的坐姿时,人的肩应该是自然放松的,而当体会到两肩两臂似乎是挂在身上的感觉时,两肘就自然会下沉,手腕也会感觉相当放松——到了这个时候,只要手指保持最自然的姿态,整个手臂带动手指往前下方触动琴弦(这里是以“挑”的指法为例。之所以要往前下方,是因为如果只是向前用力的话,那振动的只是琴弦;而向前下方用力,则是琴体和琴弦同时振动,由此出来的音也更为厚实),就自然能够得到较为沉厚的声音了。也就是说,当手指触动琴弦时,所用的并不是手指的力,而是全身的劲力都从腰到肩,通过手臂而集中于指尖,由此,就能够做到看似毫不用力,得到的音质和音量的效果却并不比狠用指力的弹法差。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的。初学者往往容易犯两个毛病,一是用力不够,二是用力过头。但是相对而言,一开始学琴,如果做不到力度适中的话,那宁愿略过一些,宁可出来的音比较僵,比较死。由僵化柔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一旦豁然贯通,自会得心应手;而一开始就“其轻如摸”的话,那就很可能再也无法取得突破了。林友仁老师常说:“所谓‘炉火纯青’,如果炉火一开始就没生起来,又谈什么纯青呢?”这句话是值得好好捉摸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古琴右手取音的厚实

赞 (3)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