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与格局

开窍与格局

前些日子看了个新闻,一位博士的自杀,引发了多角度舆论,有同情,有不理解,有痛斥,当然也不乏一些狭隘的嘲讽的姿态。

其实就那位博士照片中的面相来看就很脆弱,性格上一览无余,尽管他在世俗知识技能上是博士级别了,但他的心性格局上还是很小,能容纳的事也很少,抗打击能力也不行。

我当然不能赞同自杀这种行为,但我其实完全能理解他的脆弱,我小的时候,学校老师有暴力倾向,我当时也是感觉要受不了了,但是没有人敢告诉家长,而换在如今的角度呢,我会选择勇敢地告诉家长。然而在当时的小小格局里呢,我却怕极了这一切。

虽然博士是成年人了,但其实他的世界还是个孩子,承受能力太差太小,眼界所望见的也只是当前这点事。很多人的世界真的很小,不能跳出来看整体格局。其实造成悲剧的根本无非是心的格局的问题,不懂得规划。

以下以一个开窍者的广角思维来叙述一下入世之心的应用。首先鄙人非常不赞同一个词,巨婴,这个词带着自视甚高,带着讥讽嘲笑与对别人居高临下的痛击,这样的态度其实并非是冷眼旁观,而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自以为是。

其实谁的心里没有住着一个婴儿,只是有些人偏偏为此耻辱而刻意去忽略去躲避,成年人并不代表着心智的完全成熟,何况成熟也没有一个真理上的标准,成熟程度也跟各人经历有关,这并不耻辱。

开窍不等于开悟,而是一种格局上的打开状态。一个人是否开窍,我觉得还是要多吃苦,然后吃苦的路上一直坚持没有倒下才可以。但是很多人在开窍前,就已经倒下了,所谓的倒下,是逃避放弃,或刚硬敌对,或麻木冷酷,也是天命如此吧。

吃苦不一定让所有人开窍,不吃苦一定无法开窍。开窍的人看待问题,可以多角度,可以拥有广角思维,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位置都能做到换位思考。

但关于开窍,认知格局会高一些,但不是什么都能看开,也不等于开悟。开窍也不等于圆滑世故,相反或许依然有棱角,但是认知容易圆融,因为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

也可以跳出来看自己,吃亏了,倒霉了,背后的原因是自己的什么局限造成的,不要想着做个好人就会有天助,这是不可能的,天地无亲。但是有些事其实是自己必要经历的,自己会发现心苦越多,似乎通的窍也会相应越多了。这是我自己的感触。

我觉得人生就是来体验和学习的,不管境遇好坏,都是让人去通窍的。

认知通透是一方面,我有些时候行为上还是有很多棱角,所以虽然开窍但还是不够通透,说白了玻璃心还没有完全碎掉。结合自我对照列子这本书,愈发明白自己的局限在哪里,但是明白是一回事,真正去完全放下自我,还是非常困难的,还需要加油。

最近发现体质弱精神便会跟着弱,于是又准备开始锻炼身体了,以期使精气神也跟上来。我知道我作何决定都是天意,所以我依然按自强不息的天意来作决定,亦是顺天道,没毛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开窍与格局

赞 (1)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