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光便是符,时人错认墨和朱。精神不散元阳定,万怪千妖一扫除。”昨天从知乎看到玉玑子这段话,甚得我心。
《万法归宗•总叙》:“一点灵光便是符,人间错会墨和朱,古仙不肯分明说,迷却多罗大丈夫。”
《清微元降大法》:“符者天地之真信也,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吾独谓一点灵光通天彻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可虚空,可水可火,可瓦砾,可砂石,可草木,可饮食,可有可无,可通可变,是谓道法。”
以道释符,其神不奇,其理不怪。
修行者但凡认真修过心,便应体会过那种精神能量。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底气,生活中遇到难题也有自信解决,胆子也整个肥了一圈,甭说走夜路遇到鬼,就算是遇到恶鬼也能淡然直视,简直脱胎换骨。处于这样强悍的能量中,阴气黑气邪气煞气岂有侵犯的漏洞。
《抱朴子》:“人能守一,一亦守人。”
《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身若国,烦杂则精散,以道治身则神鬼不侵,并非鬼不厉害,而是它无法侵犯自然之人,遵守自然法则,则神鬼在道面前无用武之地。精神无缺,则无漏洞,是谓正气内存,外邪莫干。
昨日从杂物中翻出来镇宅符。。还有开光证书,板正地写着开光人名字,很严肃,很严肃。但是,我当时就被我自己笑喷了。不过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我能理解,所以决定把翻出来的各种,送往寺院道观,心理安慰也是有用的,即便是片刻的心理安全感也是温和的正能量,也能化一点冰。
如果不是翻出符纸,我差点忘了我还有过这样的过程,回头看,确实走远了。那年我以清净心开了格局,开始发生了世界观的转变,而后退转,好奇心却日盛,竟无事寻事疯狂钻进各种名相,寻了一圈安慰,好在散了一圈步还是出来了。
直至后来重集能量,明白神一之要,恍然大悟,我自己本来就是护身符。
修道,道本无须修,借修字喻归真之路。修道者直面根本,不存侥幸,孤独而圆满。当一个人开始自信,透彻自信之理,才算是真正走上了修道之路。(文/还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