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种人不适合读书

我们不讲众生法,打妄想这个我们不讲,从修学佛法的角度,名义当中,义是比较重要。永嘉玄觉禅师《永嘉证道歌》: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我七十六年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的院长海公长老,为我们讲《楞严经》,他老人家是天台宗的学者,所以都是先做一个五重玄义的悬谈,把这一部经的名、体、宗、用、教,先综合笼总的说明。这个悬谈一谈下去,谈了三十几卷,讲了一个学期还没讲到正文。过年的时候,我们跟海公泡茶,我们第一届同学就跟海公说:海公啊!你老人家讲《楞严经》,讲了一学期,都没讲到正文,怎么会讲那么久?他说:这个你们就不懂啊!读经典啊,你要用义理来引导名相,不能用名相来引导义理。就是说,你读这部经,你要把这部经的观念先抓住,然后你才有资格去读经的,否则你进入到《楞严经》十卷的名相,那你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就是说你进入这个名相之前,你要先知道:这部经到底想说什么?它的理论是什么?修行方法是什么?所以海公说:在古时候的丛林,只要有讲经的法座,整天打坐的那些老参一定会来听。他听什么地方啊?听你讲五重玄义,听完,你开始消文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就是老参禅和子,你讲五重玄义,他双腿一盘、眼睛一闭,就听你讲,点点头,表示同意;你五重玄义讲完,真正消文的时候,那些老参他不听了。初学者才听消文。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了观念,他就知道修行了。所以我们就知道:哦!原来是这样。你研究一部经、研究一部戒,都是这样,你要抓住它的宗旨。所以古人说:有二种人是不能读书,不适合读书:第一种人是心术不正,发心不正,为了名利心读书,你道理明白越多,伤害众生越厉害,所以心术不正的人,不适合读书。第二种是执著名相的人,也不适合读书,他越读,心理障碍越大。本来你没有读书之前,对佛法还有信心,至少你还能够礼拜、赞叹、供养,每天做定课,皈依三宝、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经典一读下去,唉呀,你觉得矛盾重重,结果对佛法失去信心,这个就是把醍醐当毒药。佛陀说法的目的,本来是一种治病的药,结果你变成毒药了,你就是在那边分别名相。所以我们要知道,就着修学佛法来说,你要先掌握义,然后从这个义当中,去摄受这些名。《摄大乘论》也是这样,无着菩萨广泛的开展菩萨广大的境、行、果,它的名相很多,但是你要掌握住几个观念,这所有的名相,你就知道它之间是怎么安立了。所以说,要用义理来引导名相,不能用名相来引导义理。–《摄大乘论讲记》(节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有几种人不适合读书

赞 (0)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