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禅中的寻就是生起三种正念。而伺使这些正念继续停留于心中,以护持着初禅的境界。
要注意,该过程中“觉念”(conscious thought)的作用。我们让慈心等“觉念”遍布整个心灵,驱除了各种障碍。障碍被阻止之后,我们就怀着慈心的细微念头,进入禅那之中。所有的“寻”都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也要注意,我们必须在这些“寻”中,踏踏实实地用功,刚入手时就应该勇猛精进,成就坚固的德行。你必须在思维中日夜修习这些念头,无论是蒲团上严肃地禅修时,抑或是起身忙碌于日常琐事时,都应该如此。在禅修中,你必须有意识地精进用功,用如法之念驱除不如法的念头,用如法的“寻”取代不如法的“寻”。你应该根除贪心、嗔念和残忍之行,而怀着放下随缘之心,并对众生满怀慈悲。日久之后,它们就会成为善习,并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禅修之中。这些细微的“觉念”会将贪心、嗔念和残忍之行拒之门外,使它们不至于干扰禅那。
不过,这并不需要大费周章。你不能靠拼死蛮干来取得这些成就。只要打好基础,种子自己就会茁壮成长。在具备牢靠的德行并培养出这些善念之后,你就能收割果实了。此时,你的心灵充满平静。在许诺忙乱而贪求无度的生活方式时,你也会倍感欣慰,安然无忧。你感到自己拥有了无数的朋友,这就是培育禅定的沃土。
当可以言说的“寻”转变为实际而纯粹的心理活动时,它们就成了禅支。在禅那中,最常见的情况时,“觉念”被舍弃了,言辞不复存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