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迟

古人以琴能涵养情性,为其有太和之气也,故名其声曰“希声”。

未按弦时,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疏如寥廓,窅若太古,优游弦上,节其气候,候至而下,以叶厥律者,此希声之始作也。

或章句舒徐,或缓急相间,或断而复续,或幽而致远。因候制宜,调古声澹,渐入渊源,而心志悠然不已者,此希声之引伸也。

复探其迟之趣:乃若山静秋鸣,月高林表,松风远沸,石涧流寒,而日不知晡,夕不觉曙者,此希声之寓境也。

严天池诗:“几回拈出阳春调,月满西楼下指迟。”其于迟意大有得也。若不知“气候”两字,指一入弦,惟知忙忙连下,迨欲放慢,则竟索然无味矣。深入气候,则迟速俱得,不迟不速亦得,岂独一“迟”尽其妙耶?(还初输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还初』 » 一曰迟

赞 (0)

如果对您有帮助,打赏支持一下哦~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