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

安于生,随笔

行善于修行

还初 发布于 2023-05-03

行善好德,修仙之馀事,口不言并非人不善,不关注宣扬福报,不代表否定福报。善乃本性之中,微不足道,无须外彰。执着外彰者,发心有四,或无心之举只为记录,或传播善举感染旁人,或炫耀善良自我加冕,或有不可告人目的。前三皆可赞美之。其四有目的者慎近之。众皆凡人,明辨不可废。口号高举过分者往...

赞 (0)

如何提升自己的自制性?

还初 发布于 2023-04-24

如何提升自己的自制性?包括控制人性之恶,脾气,色欲。? 频率高的人难道就没有习气? 而是能无视并高于所有低级趣味,打个不客气的比喻,就像人不屑苍蝇喜欢吃屎一样。 你怎么看待年轻人出家修行不结婚的行为? 修行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有其道也。 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

赞 (0)

能量低的人要不要远离他们呢?

还初 发布于 2023-04-16

1.能量低的人要不要远离他们呢? 看是哪种低? 人品老实,只是心力能量低,不要远离,因为他们往往比较善良,值得交往,他们有什么事也不会牵扯伤害到你,更不会主动惹是生非。人品低自然要远离并且越远越好。 与人交往,万不可以钱财地位低谷阶段等为衡量,更不要以他们修什么佛道法门为衡量,而...

赞 (0)

庄子思想的危害有什么?

还初 发布于 2023-04-16

1.庄子思想的危害有什么? 最大的危害莫过于,把人家的智慧当成是自己的并且深信不疑。 甚至消化不良,变成了邯郸学步,自己的步子怎么走都忘了,贻笑大方。 东施也学西施生病,邻里街坊被吓得门都不敢出。东施只知道西施生病了仍然被人夸赞美,却不知道西施为什么生病很美。 2.如何理解年轻人...

赞 (0)

为什么很多人根本不懂儒家,但就爱拿儒家来批评?

还初 发布于 2023-04-12

我不是儒教徒,但也说句公道话。儒家和后期儒教其实是两回事。 儒家有其时代局限性,君臣父子,论语中庸等有些思想其实有很多人是错解的。 其实庄子有些文章也是具有时代性的,批判儒家提倡为乱之首,其实那时世道已开始乱了,当然还不算礼崩乐坏。当然不论儒家还是道家所蕴含本质的道理,任何时代都...

赞 (0)

一见钟情的业力?

还初 发布于 2023-04-10

一见钟情的宿世感,其实就是能深深感受到是过去世就认识,熟悉面善,内心很踏实很干净,无丝毫所求。因为前世今生感超越一切,甚至根本就不想靠近,暗恋桃花源,不想被尘世所染,像心中的净土一样,离得远远的。我认为,处理业力,我这样的态度是最好的,就是淡然对待。因为再有宿命感,也感觉不是一类...

赞 (0)

什么是三观,怎么区分和形容?

还初 发布于 2023-04-10

三观一致的人才能够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有亲人,别人也有亲人,那么大家都是人,都有软肋,都不想自己的父母兄妹妻子孩子受伤害,所以对别人的父母兄妹妻子孩子则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恻隐之心。 但有些人认为,自己有亲人父母兄妹妻子孩子的软肋,但别人的父母兄妹妻子孩子与自己...

赞 (0)

《庄子》有可能不是庄周一人写的吗?

还初 发布于 2023-04-07

应该不全是庄子的作品。 思想寓意一脉相承,文风不同,能感受到频率也有所差异。 相比内外篇,杂篇水平略低。相比内篇,外篇思想较激烈。 有友说,有些文章是庄子年轻时未彻悟的作品。 那是有可能的,能读出的波澜,对于真实不伪装的人来说,肯定不是凭空的。 庄子里面写了大量寓言,个别寓言比较...

赞 (0)

何为人情世故,重要性?

还初 发布于 2023-04-07

不太在意人情世故,平日里与人为善,不伪装,不拍马屁,多学习,内心能是非分明,少说话,端正三观,端正形貌,总有人喜欢和你说话。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生存需要去交际世俗中的人情世故呢? 性格不适合交际的,应该有自知之明,学一技之长,避免人情世故。

赞 (0)

怎样使自己处于高能量状态?

还初 发布于 2023-04-06

如果你有自己修炼到高能量的能力,那么只需要在没开悟前,远离低能量即可。 如果你没有修炼到高能量的能力,没有任何低能量打扰你,并且身边都是高能量,也对你没有什么意义。 说到底有些事是天赋慧根,有天赋的好好保护天赋,不要被拉低即可。 没天赋的就很难了,不适合修行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