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行?
还初 发布于 2023-05-25
圣严法师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二十三经行少病”说:“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經行,直去直來唯遵一路,隨時適性勿居鬧處,一則痊痾、二能銷食。禺中日昳即行時也。或可出寺長引、或於廊下徐行,若不為之,身多病苦,遂令脚腫肚腫臂疼髆疼。但有痰癊不銷,並是端居所致。必若能行此事,實可資身長道。...
还初 发布于 2023-05-25
圣严法师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二十三经行少病”说:“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經行,直去直來唯遵一路,隨時適性勿居鬧處,一則痊痾、二能銷食。禺中日昳即行時也。或可出寺長引、或於廊下徐行,若不為之,身多病苦,遂令脚腫肚腫臂疼髆疼。但有痰癊不銷,並是端居所致。必若能行此事,實可資身長道。...
还初 发布于 2023-05-24
你的头脑一直被文化、宗教信仰、经济和社会制约所局限,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停歇过而且它已经在这永不停息的活动中找到了安全感。这就是你会接受传统的理由,因为在传统、模仿和臣服之中,你会得到安全感。 既古老又具有超凡能力的人脑,已经通过时间的演化而得到大量的经验及知识。这个受到严重局限、...
还初 发布于 2023-05-23
我们吃进去的所有食物都会在细胞内形成酸性毒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也不例外。 无所求是神圣的, 需求尽可能地少, 会把一个人与神圣的完美拉得更近。 人征服了欲望之后, 物质性会越发地少,需求也越少。 他需求越少,就越像上帝, 上帝什么也不需要,是永恒的。 —苏格拉底 这是一篇...
还初 发布于 2023-01-14
“远离恶苾刍,亲近圣行处。”亲近好比丘,不要亲近恶比丘。前面告诉你不要分别,那是说你供养的时候不起分别,你自己要想修行的时候,要选择哪个是善友、哪个是恶友。 如果你有力量可以转恶,像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那些菩萨,他不分恶善,愈恶愈度他。我们没有这个力量,一般的人没有这个力量,佛...
还初 发布于 2023-01-14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一次一次加以消化思惟,这个时候,产生一种「非正法类」的「分别」,这就是一种邪见。我们知道「想法」跟「见」是不同:想法是不坚固的,它只是一个听闻;但是这个听闻经过思惟以后,就变成一个知见了,这个知见就很难改变,这个叫邪见。「如...
还初 发布于 2023-01-14
邪见跟愚痴不太一样。诸位!愚痴就是说你这个人内心不知道正法,但是你也没有什么太多想法,你叫做一片空白,所以你还可以教育。就是说,这个人没有学佛,还好,没有学佛还好;这个人信外道,完了!因为邪见,他本身已经不可教化,他有知见,而且邪见的问题他会怎么样?他邪见会越来越坚固,辗转增盛。...
还初 发布于 2023-01-14
陈履吉:人死后有中阴身,中阴是否有五根? 太虚大师:中有身是依后一生之业报而生。 中阴身之形状,即如后一生之形状,不过身量较小。如死后当生天者,即是天道中阴身;如堕畜生者,则中阴即为畜形。均有微细的五根,但系新生,非从前世来。(第三次研究会·六月二十五日)(见海刊二十卷七八期合刊...
还初 发布于 2023-01-14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一个人在流转当中,既有罪又有障,这种罪跟障的结合,就使令我们的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我们不知道,我们来生要飘到哪里去。我们更严重的是,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我们外有罪业,内有颠倒妄想的障碍。这个心跟境,心力跟业力经常交互的...
还初 发布于 2023-01-14
在唯识学上说,怎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有两个判断方法: 第一个,你静坐观心。你工作的时候不算,你要静下来,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来,连喝水都不可以,先静下来。如果你发觉静下来都不做事时,你的心还是躁动不安,那你就要小心!因为这个罪业的功能已经在酝酿,它已经形成...
还初 发布于 2023-01-14
文钞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乐我天真①,富贵贫贱夷狄患难,视若幻化,素位而行,自适②其适。其淫移屈怨之情念,毕竟不生,庶几与莲相似,荣何如之。再进而论之,一切诸法,悉属生灭。 勿道世间富贵尊崇,不足为荣,即令得作天帝,乃至上生非非想天,亦不足为荣。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