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我们不是利根人,怎么办呢?
还初 发布于 2024-09-08
正念真如当中,古德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不迷,第二个、不取,第三个、不动,就是戒定慧。这个地方有两个方法,我们改变我们的心态,第一个,利根人,善根特别强的人,直接用智慧观照。你妄想起来的时候,第一个、觉察,第二个、告诉你自己,这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事情不是这样子的。你如果想要进步...
还初 发布于 2024-09-08
正念真如当中,古德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不迷,第二个、不取,第三个、不动,就是戒定慧。这个地方有两个方法,我们改变我们的心态,第一个,利根人,善根特别强的人,直接用智慧观照。你妄想起来的时候,第一个、觉察,第二个、告诉你自己,这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事情不是这样子的。你如果想要进步...
还初 发布于 2024-09-02
你造了一个罪业,你就很想造第二次,为什么呢?因为它有果俱有的功能,它现行熏种子,它种子又会起现行,它会牵动你第二个功能。所以它会跟现行的这种果法,它会两个合作。那么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这是一个罪业的时候,这时候是你断相续心的时候了,因为它的业力还没很强大。所以业力成熟的时候,第一...
还初 发布于 2024-08-31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一定要有人修道,否则就是祖师讲的“广造伽蓝,不体道本,天堂未成,地狱已就”。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在那里修道。如果建庙没有人修道,那是罪过无边的。不要化了缘来修庙,殿堂一座又一座修起来,然后住两三个人在那里,早晚...
还初 发布于 2024-07-05
学佛弟子,所得一切功德胜利,都是善知识所赐予,所以我们应该以虔诚之心,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如此,修行就能步步上进,近诸佛位。古德有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而在当今末法时代,正如《楞严经》中佛陀所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作为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在学佛之初,必须要有分辨正...
还初 发布于 2024-01-02
佛菩萨乘愿再来,他走入了生死之门,在整个差别当中,他跟我们不同,那是“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但不随物转,就能转物。他是自在啊!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从差别当中回到无差别–从假入空–把心带回家!我们一再强调,遇到事情,...
还初 发布于 2023-07-01
永嘉大师把修行的基础、次第以及修行时应该注意的情况都讲完以后,就要讲修行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了,也就是如何正修永嘉禅,分三章来介绍。按照永嘉大师的修行次第,需要先修止、后修观,最后止观圆融不二。这一章先介绍奢摩他,也就是修止的方法。 奢摩他是梵文,翻译过来就是至静之法,至是到达的意思...
还初 发布于 2023-06-17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去研究人性,而是培养一颗高级的灵魂。 一颗高级的灵魂,因为维度的升级,贴近天道,对人世间的人性技巧有着天然的超越。 他的所作所为,发自于心,随心而为,因为能量的纯粹对周围环境发生着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润物无声。与他相处,如沐春风,极其舒服。 所谓高级的灵魂,就是...
还初 发布于 2023-06-17
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灵魂觉醒。 01、远离消耗你的人 这世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加持你能量的人, 一种是消耗你能量的人。 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靠近什么样的人, 你便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你能量不够的时候, 一定要远离消耗你的人, 以免自己进入下坠的精神轨...
还初 发布于 2023-06-17
唯有当“经验者”不是自我以及自我所聚集的种种反作用,那时,经验才会具完全不同的意义,而且成为创造。 孩子是“过去”和“现在”两者的产物,因此他已经受到了限制。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环境背景传递给他,就会使他和我们的限制永远延续下去。唯有了解我们自己的限制,而且由此解脱,我们才会有根本...
还初 发布于 2023-06-17
《智者的独白》 ——尼萨迦达塔语录选读 摘录:无有 (连载21) 新我完全否定旧我,宽容的新我不是真正的新我,但它是对旧我的一种新态度。真正的新我会完全抹杀旧我,二者不能共存。是否有一个自我剥蚀的过程,不断拒绝接受旧的思想和价值观,或者只是相互容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