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审美

古琴常识

古琴无弦是谓“琴趣”,传统文化中的高级审美

还初 发布于 2023-05-01

古琴是传统乐器,又称瑶琴、七弦琴。古琴距今已经有3000余年的历史,传说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是古琴高手,他为了学琴可以三个月不知道肉的味道。古琴传世至今,留有琴曲3300余首,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七弦琴这个别名就能知道,古琴有琴弦,是拨弦乐器。最早的古琴由五根弦组成,周文王增...

赞 (1)

古琴常识

古琴曲的审美特点

还初 发布于 2023-04-30

激越:蔡邕是东汉末琴坛大家,亦是历史上留有盛名的人物,在他的《琴操》一书中所载的四十七首琴曲中有歌诗之《伐檀》为民生苦痛,世事不平而“仰天长叹”。有《霹雳引》的“援琴而歌,声韵激发、象霹雳之声” 华美:魏晋时著名古琴家嵇康在他的《琴赋》中对琴乐的描写,明确的宣称是“八音之器”中的...

赞 (2)

古琴常识

你都听过哪些美妙至极的古琴名?

还初 发布于 2019-05-24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皇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每一把琴都有它自己的名字,优雅而脱俗,富有诗意,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落霞 落霞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全山青明月,守半生梦境,落霞...

赞 (4)

古琴常识

古琴的美学思想与《溪山琴况》

还初 发布于 2019-01-30

古琴美学思想,自古以来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儒家、道家和佛家三种思想影响。而又以儒家影响最大,道家次之。天人合一等思想自始至终伴随着古琴的发展。传统的哲学思想对古琴文化影响深远,各种哲学流派中儒、道思想对古琴音乐发展的影响最深。一般认为,古琴美学思想既包括儒家思想又包括道家思想,...

赞 (0)

古琴常识

古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

还初 发布于 2019-01-21

吴钊先生认为:“音乐学院的培养方式,就是光从技艺考虑问题,而缺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所以这样的话,对古琴传统文化这部分的理解,就造成了一些偏差。这种偏差,就是你跟传统文化的这个素养是相联系的。” 古琴是生命文化,上看天,下看地,近其朱身。自古以来古琴就不是单纯的一件乐器,它包含...

赞 (2)

古琴常识

听君一曲琴,遨游天地中

还初 发布于 2019-01-07

最好的琴声,必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会弹的人,一个会听的人。没有会弹的人,那么琴声不仅不美,还可能变成噪声;没有会听的人,那么再美的琴声,也因缺乏知音而变得暗淡,对牛弹琴也是一种痛苦。所以,最好的琴声需要有一个善弹之人弹奏心中所想,一个善听之人,追寻琴声妙处,弹者有声,听者会意,如...

赞 (0)

古琴常识

剑胆琴心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

还初 发布于 2019-01-06

我们曾经都有过武侠梦,青衫,长剑,骏马,快意恩仇,锄强扶弱,仗剑走天涯!可惜剑不能乱带,建议带把琴吧,不但能满足你的武侠梦,更能体悟武侠的最高境界:剑胆琴心,无剑胜有剑! 我有一张琴,希声润玉心。尧天垂大德,逐梦到如今。 我有一张琴,琴声贯古今。今生难得志,志陨隐兰心。兰心虽有恙...

赞 (1)

古琴常识

琴中一滴相思泪

还初 发布于 2018-10-17

初识古琴,为其左手滑弦而过所产生的带着岁月惊涛、响彻心扉的声音所吸引;爱上古琴,为其美而不艳、哀而不伤的情怀所感染。古琴不仅是古代士大夫书房必备之品,更是古代女子闺中寄托相思之物。 湘江怨中娥皇、女瑛相思无人说,诉与天边月,泪滴弦断君不知,化作“湘妃竹”,留得无尽情思在人间。琴曲...

赞 (0)

古琴常识

琴诀小议:“太淡而拙”

还初 发布于 2018-09-28

小议“太淡而拙” (一)什么是淡 《溪山琴况》说:“弦索之行于世也,其声艳而可悦也。独琴之为器,焚香静对,不入歌舞场中;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清泉白石,皓月疏风,翛翛自得,使听之者游思缥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斯之谓淡。” 淡与艳对,自不取其艳媚,“祛邪而存正,黜俗而归...

赞 (0)

古琴常识

古琴艺术的当代价值

还初 发布于 2018-09-20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古琴艺术位列“琴棋书画”文人四大修养之首。因此,在文人书斋的陈设中,琴为必备之物,“若无古琴,新琴亦须壁悬一床。纵不善操,亦当有琴”。自清朝末期,古琴艺术逐渐衰落,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古琴艺术方开始复兴。2003年,古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