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名曲的意境赏析
还初 发布于 2019-04-13
古琴名曲仅仅从曲名上就能让人感到一股超然物外的精神特质,充满诗情画意,而且也是道家世界的生动写照。所谓:孤云归鹤、山高水长,江上烟霞、闲花自芳;兰生空谷、幽人独往,天风荡荡、云隐龙翔;美则美矣,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将古琴名曲按内涵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八类: 01 超然神境,如《天风...
还初 发布于 2019-04-13
古琴名曲仅仅从曲名上就能让人感到一股超然物外的精神特质,充满诗情画意,而且也是道家世界的生动写照。所谓:孤云归鹤、山高水长,江上烟霞、闲花自芳;兰生空谷、幽人独往,天风荡荡、云隐龙翔;美则美矣,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将古琴名曲按内涵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八类: 01 超然神境,如《天风...
还初 发布于 2019-04-13
古琴因融文学、哲学、美学等人文精神被称为“思想之琴”。纵览历代文献,但凡中国古代文明之初各时期的氏族首领,几乎都与古琴创世有关,如伏羲说、神农说、皇帝说、唐尧说、虞舜说等等,有关古琴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曲独奏、琴歌等。其幽静深远的独特“韵味”,使古...
还初 发布于 2019-04-08
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诸葛亮在城墙抚琴吓退司马懿,这些关于古琴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但时至今日,不少人依然琴筝不分。 对于古琴不同于古筝之处,有人总结道:“古筝悦耳,古琴悦心”。唐代《琴诀》中就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
还初 发布于 2019-04-07
古琴到底有多神秘?今天来说说她弹奏的讲究。环境、对象,还有仪式,这些方面的讲究,说白了,是期望进入良好的心理状态,即所谓入境。 一、尘外的向往——环境的讲究 古人对弹琴的环境十分讲究。清代扬州桃花庵的住持、琴僧江钰,字荔田,曾在人迹罕至的黄山山岭间过了数年读书弹琴、参禅悟道的修行...
还初 发布于 2019-04-07
古琴音色中庸而内敛,圆润而清远,儒者好其雅正,道者乐其隐逸。古琴经历数千年的传承,早以与东方博大文化融为一体,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从造琴的取材、方法,到琴的造型、音色,再到演凑的方法与它所演奏出来的音乐等无不体现出了东方哲学天人相交的艺术修养。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史上最著名的古...
还初 发布于 2019-01-30
古琴美学思想,自古以来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儒家、道家和佛家三种思想影响。而又以儒家影响最大,道家次之。天人合一等思想自始至终伴随着古琴的发展。传统的哲学思想对古琴文化影响深远,各种哲学流派中儒、道思想对古琴音乐发展的影响最深。一般认为,古琴美学思想既包括儒家思想又包括道家思想,...
还初 发布于 2019-01-21
吴钊先生认为:“音乐学院的培养方式,就是光从技艺考虑问题,而缺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所以这样的话,对古琴传统文化这部分的理解,就造成了一些偏差。这种偏差,就是你跟传统文化的这个素养是相联系的。” 古琴是生命文化,上看天,下看地,近其朱身。自古以来古琴就不是单纯的一件乐器,它包含...
还初 发布于 2019-01-06
古琴弹得好,琴音必须静,静在指,也在心,得静谧之琴音,须指与弦合,弦与音合,音与意合,意与心合。 琴声尖锐,则手指浮躁;琴声粗重,则手指笨拙;琴身幽静,则手指净纯。想要纯净安静的琴音,首先是练指。从接触古琴开始,虽说有门派的差别,有传统与学院的教学差异,但每一个人老师都会强调指法...
还初 发布于 2018-10-27
琴歌演唱是古琴音乐传统表演形式之一。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古琴音乐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古人抒发思想感情或自我娱乐的一种方式。琴人们往往“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搏拊琴瑟以咏。” 琴歌是我国古典诗词和古琴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的琴歌中有很多我国著名诗人、词家的名作。如蔡...
还初 发布于 2018-10-25
普天乐·平沙落雁 张养浩(元) 稻粱收,菰蒲秀, 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平远水宽, 天阔孤帆瘦。 雁阵惊寒埋云岫, 下长空飞满沧州。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 不尽诗愁。 平沙水云,轻烟惨淡斜曛。 芦花乱纷,草木凋零, 余音淼淼,雁醉夕阳, 海水连天,心潮鸣浪, 数声急骤,余音娓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