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古琴,光有手艺没秘籍怎么行?
还初 发布于 2019-01-08
有人问,做古琴有什么秘籍吗?我认为做古琴的秘籍就是要下一些傻功夫,笨功夫,如果想走捷径,快速掌握所谓做琴技巧,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古琴这个行当,有些像修行一样,要忍得住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因为古琴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几乎每一道工序的活儿都要反复加工,做完要放置一段时...
还初 发布于 2019-01-08
有人问,做古琴有什么秘籍吗?我认为做古琴的秘籍就是要下一些傻功夫,笨功夫,如果想走捷径,快速掌握所谓做琴技巧,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古琴这个行当,有些像修行一样,要忍得住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因为古琴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几乎每一道工序的活儿都要反复加工,做完要放置一段时...
还初 发布于 2018-11-07
关于大漆过敏这事儿,我弹琴初期就听说过,但也是当个趣闻听听,并未有什么过深的想法,甚至听说某位年轻的斫琴师,因为大漆多次过敏导致眉毛几乎掉光,我听到后也只是感慨一下,然后就过去了,直到最近我外甥大漆过敏,我才真正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我外甥虎威,最近拜至吴振宇先生门下学习斫琴,弹了...
还初 发布于 2018-10-19
昔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 制琴以教天下之万民,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以桐木为制琴之良材,常取桐木为琴面,以桐之柔配琴之阳,取梓木为琴底,以梓之刚配琴之阴,阴阳相合,琴体乃成,始得刚柔相济之音。可见古人从对桐木有种特殊的偏好,甚至“丝桐”一度成为琴之别号。近人则不然,当今斫琴名家...
还初 发布于 2018-10-10
古琴的价值,首先是声音,其次是大漆工艺,还有稳定性。古琴为什么要用纯大漆,纯大漆有什么特点呢?市场上的古琴有许多种,价格相差很多。古琴用漆的情况大体有以下三种,一种是:合成漆,一种是:聚酯漆,一种是:纯大漆,我来谈谈三种漆的特点。 有些古琴用合成大漆,也叫腰果漆,它模仿的是天然大...
还初 发布于 2018-10-01
十三年前笔者还是在成都的时候,想学习古琴。跑遍了整个成都的琴行也只找到一家有两三张古琴挂着卖,还是没有低头的外行琴,严重抗指。即使这样,还是激动的不成,花了2000元买了下来。学琴后就开始慢慢了解和接触琴人,那时候一般的古琴价格在3000上下,名家古琴也就最高6000的样子。比如...
还初 发布于 2018-09-26
这种要求,与二胡演奏家对于二胡,钢琴家对于钢琴的要求是一样的。那就是:乐器的音质好不好?乐器演奏时的手感好不好?乐器的外形美不美? 古琴的外形随着时代和审美的变化而变化:唐圆宋扁,到明代开始清瘦娇小,线条简洁,犹如明式家具,琴头琴尾也很少以玉石和花纹作为装饰。唐宋古琴,距今千年上...
还初 发布于 2018-09-16
古琴乃世界文化中最古老之弹拨乐器,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四千年之历史。丝弦古琴源远流长,秦汉即有“削梧为琴,绳丝为弦”之说。 丝弦琴的文化涵载: 自从削桐为琴、束丝为弦,有了古琴以来,附于琴体上的、一直是蚕丝弦。故有“丝桐”之称。从历代文人诗词中看到关于古琴丝弦的描绘...
还初 发布于 2018-09-16
古琴制作的过程中,到底在什么位置有多少幅度的低头?塌腰是病么?在这里做一个多年来逐步理清思路的汇总好了: 先说低头: 低头指的是从琴肩附近向岳山方向,面板逐渐走低的态势。最开始学琴,并不知道低头的重要性,也见过不少老琴并无低头。斫琴的时候,第一张琴为仲尼式,低头是从琴肩开始一直低...
还初 发布于 2018-09-14
目前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古琴木材的文章。有古人写的,也有今人所著。最早的琴是用桐木所制,但是古人说的桐木不是泡桐,泡桐太松散,不适合做古琴,但是如今市面上,还真有用泡桐做的,好不好的,咱也不好说,大家遇到了,可以比较一下。古人说的梧桐实际上是青桐木。这种木头比泡桐结实,传音性能也好,...
还初 发布于 2018-09-14
古琴琴面的处理要涉及几个问题,一是弧度的确定,二是低头的开始位置,三是塌腰的位置 一、古琴的模板运过来的时候,都会送一块弦路板,这块弦路板可以大体为我们规划出弧度。但是古琴的宽窄不一样,弦路板无法提供所有地方的弧度。如果你手头有现成的古琴可以按照古琴的弧度,自己多做几张弦路板。如...